第十二章 老朝奉的身份(第2/20页)

  “要不要去看看?”

  一个极其荒唐而大胆的想法涌上心头,让我自己都大吃一惊。现在水面上有穷凶极恶的敌人,毫无保障可言,到了这时候我居然还惦记着深潜去沉船?

  我知道这事太荒谬,最好的应对,应该是待在水下船底的阴影,静等救援。可是那个想法如同生了种子一样,再也挥之不去。那条深邃的海沟,变成了魅惑人心的嘴唇,喃喃地呼唤着我的名字。

  我保持着悬浮状态,低着头,内心天人交战。老朝奉无疑是冲着那十件柴瓷来的,接下来他第一件事,肯定是派遣潜水员去沉船探查。如果我现在不去拿,得到柴瓷的老朝奉,大可以把两条船全部弄沉,然后携宝离开。

  要扭转当前极端不利的局面,沉船里的柴瓷是唯一的机会,我得给他来个釜底抽薪!

  我不知道这是用理性得出的分析,还是我为了说服自己而想出的理由。反正是越想越觉得合理,恨不得拔腿就走。很快发生了一个意外,成为促使我行动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的信号绳忽然飞快地连续扯动三次,这是发生紧急情况的暗号。我还没反应过来,牵引绳开始粗暴地朝上拽去,拖着我浮向水面。毫无疑问,海盗们发现了药不是的这个小圈套,他们试图把我拽出水面。

  我不再犹豫,用潜水刀飞快地割断绳索,朝水下游去。再耽误片刻,等海盗的潜水员入水,我可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我一边变换着呼吸节奏,一边把方向对准海沟。现在光线很好,肉眼就足以指示我朝着正确方向前行。

  但速度不能太快,否则水压和氮溶会要了我的命。事实上,我觉得有点头晕,也许是下潜太快,也许是心理作用。

  很快我便接近了海沟边缘,这里礁石丛生,海草摇曳,半明半暗之间,一个个就像是张牙舞爪的恶魔。很快我找到了那根嵌在岩缝里的断桅,这是最好的路标,说明沉船就在不远处。

  我继续向前摸去,周围的光线慢慢暗淡下来。我终于理解,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深潜是多么可怕的一个挑战。技巧还在其次,主要是人类对于黑暗以及幽闭环境的恐惧,在这里会无限膨胀,让你需要花极大的意志去克制。一不留神,便会被恐惧吞噬。

  这里的海床就像是一头史前怪兽的脊背,满是突刺和瘤疣,几乎没有落脚之处。我必须保持着一个平稳的姿态,避免靠得太近被刮到身体,还要随时小心喷涌的海流。水下很难把握时间的流逝,我只能以压缩空气瓶的读数作依据。空气消耗了差不多三分之一时,在我眼前下方缓缓浮现出一个巨大的阴影,我赶紧扭亮头顶强光,朝那里照射过去。

  光束所及,船身显现,我终于看到了那一条梦萦魂牵的沉船——福公号。

  和钟山描述的一样,福公号侧躺在海沟边缘的一个“鸟巢”里。这“鸟巢”是一个凹坑,坑底相对平坦,周围一圈隆起的礁石。福公号从原来的沉船地点顺坡而下,中途折断桅杆,船体偏移,掉入此坑,才阻住落势。

  这一条残骸,就这么安静地侧躺在幽深的水下,龙骨清晰可见,场面恐怖而梦幻。我感觉自己好像是一个盗墓贼,闯入墓穴,正看到墓主在棺椁里沉睡。

  出发之前,沈云琛给我补过课,讲授了一些基本常识。明代远洋海船,都是采用“V”字尖底的设计,可以抵御风浪,适合深水航行。首尾高翘,船舷很高,有如城墙拱卫。眼前的福公号,完全符合这些特点。

  福公号的结构保留完整,这对我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这条船的吨位不小,目测甲板下有三层,靠水密隔舱与多重板分割,这意味着里面的布局十分复杂。在缺少支援的情况下进去,贸然钻进去等于作死。

  难怪林教授强调,找到沉船和从沉船里找到东西是两个概念。前者是大海捞针,后者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就算是专业潜水员,也得谨慎地分阶段探摸,没有一次成功的。更何况,我要找的,是十件瓷器。这船少说也有一千料,排水量二百五十吨,体积庞大,别说这船是在水里,就是搁到岸上让我去找十件瓷器,也得找上半天。

  我围着沉船转了两圈,大体锁定了福公号的入口。那是一个方形的楼梯口,位于甲板前半段,入口大大地敞开着,好似一个洞口。我犹豫了一下,游近福公号,轻轻解下一个消耗差不多的压缩空气瓶,减少负担,然后一咬牙,钻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