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解密五罐(第5/17页)

  我又把照片翻过去,看到三个简简单单的字:“老朝奉”。笔迹和前面注解完全一样。然后还划了一个箭头,指向一片东海海域。怎么回事?老朝奉为什么会出现在《泉田报告》里?

  “许君?”

  木户小姐的呼唤,把我从混沌的沉思中拽回到现实里来。我抱歉地冲她笑了笑,解释说不好意思,想得有点出神了。

  木户加奈叫过服务员来,更换桌布和杯子,好奇地问道:“许君在想些什么?”

  我不希望对她有什么隐瞒,于是坦诚地把五罐之事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然后给她看了三句话中的两句话,从“三顾茅庐”中开出来的第三句话,我没亮出来——不是我怀疑她,在当前形势下,一切都必须谨慎。

  木户加奈听完故事,没想到这背后居然隐藏着如此深的秘辛,惊叹连连。不过她也表示,那几句话完全看不懂。

  “这样说来,幸亏我来中国通知许君你了呢,不然的话我们双方都身陷迷雾而不自知。”

  “木户小姐,接下来我会有个问题,有些失礼,希望你不要生气。”我说得特别严肃,双手撑住桌子。木户加奈有点惊讶,不过她微微点了下头,表示不介意。

  “这里面有太多巧合,让我觉得有些不安。要知道,民国二十年后,中日双方关于福公号和五罐的记录,都彻底被掩埋,无人提及。现在这个话题,居然在同一时间被两国翻出来。日本方面找出了《三官文书》和《泉田报告》,中国方面老朝奉对‘三顾茅庐’动手,并且试图绑架尹银匠——这些事几乎同时发生,不可能是单纯的巧合。”

  “许君你的意思是……”

  我徐徐吐了口气,说出自己的猜想:“我怀疑,两边根本就是有勾结的,所以行动上才会表现出惊人的步调一致。”

  我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在玉佛头案结束后,老朝奉给我打了一个电话,电话里他说了一句奇怪的话,问我是否还记得鱼朝奉。当时我还以为他在暗示自己是鱼朝奉后人,想找许家子孙报仇,现在看来,不是,他话里有话,指的可能是明代福公船。

  而他之所以自称为老朝奉,恐怕是一个寓意深刻的代号,代表他掌握了鱼朝奉所乘福公号的沉船地点。至少从《泉田报告》去推断,当是如此。

  可这里有一个矛盾。如果老朝奉早知道沉船地点,他又何必去苦苦追寻那五个罐子呢?

  我把这个猜想说出来,木户加奈惊讶地捂住了嘴,有点吓到了。她涨红了脸,有些急切地解释说她并不知情。我赶紧跟她解释,我并没有怀疑她。事实上,如果没有她这次来中国吊唁,恐怕我仍被蒙在鼓里毫不知情。

  木户加奈有些沮丧地垂下头:“我真的不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我还以为这是一次普通的学术研讨而已。很是对不起。”我摆摆手,表示这事不能怪她。她一个单纯的日本女孩子,哪里经历过尔虞我诈的古董江湖。这些匪夷所思的阴谋和手段,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

  可我的心情,却因此而绷紧。若单只有日本那边筹办打捞福公号,成功率不会很高,但加上老朝奉的话,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老朝奉到底掌握着五罐多少秘密,我完全不知道。日本的打捞技术和老朝奉手里掌握的未知情报,真的有可能把福公号捞出来。

  到了那时候,十件柴窑国宝就要流失海外了。

  这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结局。

  时间陡然变得紧迫起来。

  我把视线移到照片上,木户加奈立刻明白我的意思,苦笑道:“如果可以解读出那几句话,也许会有什么办法,可是它太难懂了,恐怕要到一些大的图书馆查询才行。”

  她的话,在我脑海里划过一道闪电。我一下子面露喜色,站起身来:“哎?对啊!你说得对。木户小姐,没别的安排的话,跟我走一趟吧。”

  “啊?去哪里?”

  “如你说的一样,去找图书馆。”

  图书馆不是真正的图书馆,而是一个人。这家伙在南城倒腾旧书,号称无所不藏,你要什么他都能给你找出来,只要价格合适。当初《清明上河图》风波中,全靠他帮忙,我最终才得以力挽狂澜,顺利解决。

  说起来,图书馆还是郑教授介绍给我的呢。

  我带着木户加奈直奔南城,来到离丰台不远的一个城边村。这里是一片黑压压的低矮平房,中间被十几条狭窄的胡同巷子切割成几十块错综复杂的街区。街上污水纵流,垃圾满地,一吹风能掀起一片脏兮兮的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