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一组4(第3/5页)

就是构图。

影视构图和图片构图差不多,都有异曲同工之处。陆北旌说他当年为了练构图,学了很长时间的素描和油画,现在没事时还要画两幅找找感觉。

她没时间去学素描,但每天都用手机给自己拍照,到现在已经有一点点领会到构图是什么意思了。

导演和摄像一个看镜头,一个看监视器,都在等柳苇动作。

没有人催她,整个片场的视线都集中在女主角身上。

然后,柳苇动了。

她伸手把一只袖子给撸到底,将雪白到快要透明的胳膊在光下伸到摄像头前,然后她用手在栏杆上一撸,把上面的水全都抹掉了,水珠在镜头前飞散碎烂。

摄像点头。

这一幕漂亮。

然后柳苇在镜头下笑了一下,好像玩水玩得很开心。

导演一笑,觉得这一点挺对味的。

但紧接着,柳苇的嘴角一吊,好像又不开心了。她把脸枕在栏杆上,眼睛不知道在看哪里,但栏杆顶上和下面的两个摄像头都拍到她的脸了,她就用侧脸枕在那里,枕了五分钟。

没有笑容,就像是在发呆。

这和导演的指示完全不同。

导演的脸色顿时不妙了。但旁边站着路露,所以他也没喊停,而是等摄像喊卡,拍完这一镜,他再去看画面。

摄像让开,看到他脸色不好了,但他没说什么,而是指给他看:“你看一下这两镜。”

导演打开这两个机位拍下来的片断,重放。

一镜是栏杆上方的,它拍到了柳苇雪白细瘦的胳膊在深色的的栏杆上飞快的一抹,动作干净帅气,飞散的水珠也很有动感。

然后柳苇枕在栏杆上,上方的镜头拍下了她的侧脸和摊在栏杆上的黑发,怎么说呢?构图和色彩对比都很强烈。

另一镜是从下面拍,所以拍到的是一个类似偷窥角度的画面,但也很美,因为柳苇枕在栏杆上,雪白的脸和深色的栏杆紧紧贴着,栏杆上有水,就显得性感了,而且构图是三角型的,在画面上看很漂亮。

导演不说话了。这两镜很完美,他不会删。

摄像说:“你知道吗?我看了都觉得这像梁导以前拍的电影,画面干净、动感、有性格。”

梁平能在一众青年导演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他的镜头语言。他的电影,画面色彩都很干净,画面内容也很丰富,而且他的风格偏商业导演,不会用多余的镜头去浪费投资者的钱,追求个人表达,他一直追求的都是好莱坞式的爆炸风格,画面就要一个好看。

柳苇刚才的表达就很像梁平喜欢的风格,颜色对比强烈,画面有故事性。

梁平喜欢演员有点小动作让画面活起来。

柳苇刚才那个抹平栏杆水滴的动作就不是导演要的,而是她自己做的,为的是让她这个角色活动起来,而且为了怕导演删镜,她考虑到了画面的平衡和美感,靠美丽让导演舍不得删。

这个思考很成熟了。以一个演员来说。

导演把这两个镜来回重复播放,不得不承认,这个演员的表现力很强,她长得美已经先声夺人了,又能在画面中活起来,不当木头美人,给自己的人物一点独特性,还能考虑机位镜头。

别看每个演员上去前都有助理告诉他们哪里有机位,哪里有镜头,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记住,能记住,还要会表现。

不是时刻把大脸怼给镜头就行,也不是时刻扭着脖子非要把侧脸给镜头,演员要考虑的不是我拍出来美不美,而是这个画面拍出来好不好看。

导演和摄像首要考虑的永远都是画面,而不是里面的人。

导演虽然不舍得删,但他还是有点生气的。

他不喜欢演员在镜头前自作主张,刚才他让柳苇开开心心的演,结果她演了一个发呆出来,这等于是完全没听他的话啊。

导演喊卡之后半天没回来,工作人员已经给柳苇补好妆了,她就在原地等着。

结果导演回来,招手喊她下来。

她提着裙子下来。

导演问她:“你演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柳苇觉得导演不高兴了,可是她觉得塑造人物是要有统一性的,她在二组的时候就是这么塑造姜姬的,梁导从来没有反对,她不能到一组了又塑造出了另一个姜姬啊。

她说:“我觉得要是下雨的话,姜姬不能出去玩,应该会感到无聊。”

她没说她不觉得姜姬会成天傻乐。

导演“快乐的小公主”这个解读没错,姜姬很受宠所以她很快乐。但跟柳苇理解的不同。除了穷光蛋落到钱堆里会天天开心傻乐,一个从小就享受富贵,安于宠爱的公主,她是不会每天都把自己受了多少宠爱记在心里的,她会习以为常。

但柳苇没反驳导演,她只是说了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