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宁远侯被查(第3/4页)

不知道读者们能不能发现,她写得还挺隐晦的,没直接说是谁,连先前想好的谐音名也没用,只用了称呼作代替。

许乘月思考着,躺在她的摇椅上,慢悠悠地晃来晃去。

她以为这事得等过几天才会发酵,没想到第二天清晨刚起床,就被告知宁远侯受到大理寺清查了。

告发宁远侯的,是宁远侯长子的妾室。

许乘月:?!!!

她惊讶地瞪圆了眼睛,嘴里的漱口水差点一口咽了下去。

她的故事不全是依据事实,白晓莲的这个人物是虚构的。现实中的宁远侯长子,并未娶妻成婚。

所以她才敢大胆放心地写。

她也是现在听到这个消息才知道,原来他有一个小妾。

听说他当初也抗争过,想娶她为妻,但是最后没能争得过父母,只能给了她一个妾室名分。

“所以这个小妾,跟小娘子故事中的白晓莲是一样的,有着凄惨的身世。”夏荷一锤定音,笃定地说。

“不一定哦,或许是因宁远侯意图不轨,她不甘受辱,所以奋起反抗。”秋露猜测道。

“……也有可能。”夏荷摸着下巴,缓缓思索,又幸灾乐祸,眉开眼笑地说,“不过宁远候这回可是倒大霉了,看他还能笑得出来?陷害我们小娘子,有他苦头吃的。”

.

宁远侯所犯的罪过没有完全调查清楚,但证明确有其事之后,他已经被关进了大理寺的监牢里。

刚进去的时候,他还有力气扒着栏杆大声地喊,“臣是被冤枉的,圣人明鉴,我侯家忠心耿耿,从先祖就追随太祖皇帝,一路打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没错,宁远侯姓侯不姓宁。

旁边监牢里关着的人被他吵到,不耐烦地掏了掏耳朵,“你省省力气吧,叫破喉咙也没人答应你,这里带进来的,十个里有五个都说是跟随太祖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这话着实夸张了一点,太后摄政之后,政治清明,长安城的勋贵们被杀鸡儆猴了几个,不敢再放肆,所以抓进来的倒也没那么多。

不过但凡是与宁远侯差不多的身份,进来后总要嚎上一嗓子这句话,他听得耳朵快起茧子了。

宁远侯不搭理他,心中的惶恐驱使着他,又扯着嗓子嚎叫了几声。

但不可能有人答应,他逐渐偃旗息鼓,面色灰败,靠在木栏上。

心中恨极了害他的罪魁祸首。

能得到他的青睐,那小妾知不知道是多么大的荣幸,早该感恩戴德,毕恭毕敬地服侍他,竟然还敢反抗打他,向圣人诬告。

真是不识好歹,给脸不要脸的贱蹄子!

即使在心里狠狠地怒骂,催眠自己不可能有事,圣人不会亏待有功之臣,但宁远侯其实隐约明白,他这回是逃不掉了。

.

宁远侯被清查之事,在长安城中引起了风波,其中不光有他老好人的面目被拆穿,更有与《朱门绣户》的推波助澜。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其实略有几人知道宁远候手底下不干净,却未料到他这么大胆。

要知道他手里其实没什么官职和实权,光是凭借自己的爵位都能做出这些事,可见权势腐蚀人心。

不过开阳郡君是怎么知道此事的?她先前也只是个闺阁小娘子,如何能摸清宁远侯的底细?莫非此事背后有许御丞的授意?

平康坊里,有几个身着襕衫的官员下职后,聚在一起谈天吃酒。

“但我听说因为许御丞做得太绝,他们父女已经闹掰了,开阳郡君军连家都不回。”

“父女血脉相连,打断骨头连着筋,即使闹得再不好看,不还是父女。”

“许御丞也太不知好歹了,要是我有这么成器的女儿,做梦都该笑醒了,哪至于这么亏待她。”

“他这人就是太好面子,做错事也不敢承认,他竟狠得下心,半点不留情面,自己养大的女儿怎能如此对她。”

“扯歪了,我们说的是宁远侯,所以他真的有那个什么绿帽癖,还养了一对母女吗?”

说起这个,众人精神了几分。

“我看的时候以为是杜撰的,心里还想着太过离奇荒诞,怎会有如此荒淫无道之事?没想到啊,宁远侯真是给我大开眼界。”有人用赞叹的语气感慨着说,还带着些佩服。

“他这么大把年纪了,也有心思搞这些,况且没被发现,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他们说着,话题歪到了一边儿,到最后也没探讨明白开阳郡君到底是怎么知道的,又意欲为何。

.

一对母女戴着帷帽,避开人群,来到了一座深宅大院的角门,轻轻在门上敲了三下。

很快有仆妇衣着的婆子,将门拉开了一条缝,打量清楚来人之后,才将门打开。

递出来一个包袱,“这是夫人让我给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