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2/2页)

菜农们都只是柏州的普通百姓,他们这辈子都还从未遭受过这般热情对待。其中一人都是鼓足勇气,才把价钱报了出来:“五,五百文一斤!”

这价钱也是韩彻交待他们的,若让他们自己去报价,是决计不敢报这般的高价的。

在临走之前,韩彻还对他们说,这冬季蔬菜种植得非常不易,若售卖得太低,便对不起他们这般辛苦去种植。

虽然菜农们其实也没觉得冬季种植蔬菜有多难,因为都是刺史大人怎么安排,他们就怎么去做事的。然后就这么做着做着,蔬菜就长成了。

结果没想到,这价钱一报出来,当即便有人大喊到:“五百文一斤?给我一样来两斤!”

“我也一样要两斤!”其他人也跟着大声叫喊了起来。

“韭黄!我要五斤韭黄!”

“诶,我也要韭黄的!”

“还有我!也给我来韭黄……”

“前面的,你不能把韭黄全抢走了啊,我也要买的……”

冬季蔬菜技术其实很早便有了,只是时下农业技术落后,使得冬季栽种的成本极高,因此只极少部分的贵族阶级会去种植些许自家食用。在这些冬季蔬菜中,韭黄便属于贵族的“奢靡专享”。

韩彻上次在平洲便了解到,这边有钱人还尤为喜欢在冬季里用韭菜配酒去食用,于是他便带人多种植了韭黄。

这一批的冬季蔬菜里,果然便以韭黄作为畅销。

一个个的生怕买不到似的,后面的在奋力往里面挤,前面的人一边抓住菜就不肯放手,一边催促菜农赶紧称重。

“哎,别抢,都别抢啊!”

“慢点!慢点!你让我算好前面的账先……”

从柏州被组织过来的菜农们,这会也没心思去想什么这么贵的菜也这般争抢的事了。都被这一群不差钱的人围堵催促到寒冬腊月的天,心里一着急,额头上都直冒汗了……

在这般哄抢下,菜农们所带来的这一批冬季蔬菜只一小会功夫便被售卖完。

有那消息得知的晚,后头才赶来的人,瞧见的便是空荡荡的牛车和箩筐。

“这便全卖完了吗?”后来人满脸失望的问道。

菜农们按照韩彻的交代:“今日的菜卖完了,下一批大概七八日后过来。”

“七八日后还有?”对方赶紧问道。

菜农们点头:“有的。”

“下一批种模拟这更多……”

“若再等一段时间,许是还能有黄瓜……”

“竟还能有黄瓜?”对方大惊。

菜农们老实点头:“有的,都已经种下了。”

有道是“黄瓜初见比人参,小小如簪值数金”。(1)

若说在时下,冬季里的蔬菜最为畅销的有韭菜的话,那么身价最为昂贵的,黄瓜也绝对能排得上最前列。

这下子,有些人便怎么也不肯放菜农们离去。一边与他们询问黄瓜何时能成熟,一边又明里暗里的打探菜农们到底是在哪种植的冬季蔬菜。

菜农们一面老实的回答问题,一面也在心中惊讶。

因为来之前,韩彻便还与他们交代过,若碰上有人询问他们是在哪种植的,可以全数告知,不用做隐瞒。

很快,柏州刺史带领当地百姓种植出不少冬季蔬菜的消息,便在平洲府城传开了。

有那反应快,行动力也强的,便开始命仆从去柏州这边直接购置。

冬季里食用上这么一份鲜嫩的蔬菜,不仅是一种生活上的享受,也是一种炫耀自身实力的手段。

那些做工抵债的百姓最近也是越来越积极认真的在种植冬季蔬菜,因为上次售卖完蔬菜回来,韩彻竟让人做账,言道此次种菜赚取来的银钱在扣除掉他们之前赎人借官府的银钱后,剩余的都会分与他们。

官府确实没办法经商,但是官府能给百姓做靠山,帮助他们赚取银钱。

于是等到春二月初,韩彻算了下时节,需得开始为春耕的事情忙碌了,他便命人给所有做工的百姓结清最后一批银钱。

当时是奔着还债来做工的百姓,结果这才两个来月,不仅还清了赎人时欠衙门的银钱,还喜滋滋的往家里带回来了不少银钱,直把家人都惊得恍如做梦一般。

这消息也马上传到了闫家,闫四郎听得整个人都傻到愣在了原地。

冬季蔬菜种植的事情,传播得这般广泛,闫家自然是早就知晓了。便是那些个蔬菜,他们还买过几回食用呢!

菜确实很新鲜,作价也同样不便宜。

作为生意人,他们家是一面吃,一面忍不住去计算,这么多的蔬菜,到底能售卖多少银钱。

只不过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一整个冬季挣来的这许多银钱,那位韩刺史竟就这么舍得,全分给那些个百姓了?

注1:出自清,《京都竹枝词》;“黄瓜初见比人参,小小如簪值数金。微物不能增寿命,万钱一食是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