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2/3页)

之前谁也没想到,这生蚝壳子搭建出来的房屋,竟比县城那些乡绅富豪修建的青砖大瓦房还要来得漂亮。

刘家村的村民对自家能居住这样好的房屋,自然是万分高兴。

待到这新修建好的蚝屋经过些许时间的通风散潮后,刘家村有那村民突然还发现,在这样的屋子住得越久,好似人的身体都在变得爽利。

等他跟家人还有邻居一打探,才发现不止是他一个人这么觉得,大家都感受到了身体上确实是在变化。

有人便说道:“牡蛎,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久服,还可强骨节,杀邪气,延年(1)。咱们住着生蚝壳子做外墙的屋子,阻挡掉外面侵进来的风邪之气,身体自然就能变得强健!”

自从那年韩彻解决刘家村苦咸饮水的问题,又请了县城老大夫来给村民们看诊开药后,刘家村的村民们便都感受到身体大幅度的好转,这两年又在《周公断案》的影响下,知晓了巫医的不少骗术,一些人便转而对中医痴迷起来。

且他们还养殖着生蚝,制作耗油赚钱银钱。对于《牡蛎仙》话本,刘家村的村民们不说做到了倒背如流的地步,但有关于生蚝的医用疗效,便是那等孩童都记得牢牢的。

就在这时候,韩彻又突然派遣衙役下乡,言道要跟刘家村村民购置一批生蚝壳子。

刘家村村民还从未往生蚝壳子能售卖银钱上去想过,就更别说这还得亏韩彻给他们想的办法,不然谁又能想到用生蚝壳子做外墙。

大家便纷纷表示不要这银钱,还有那刘家村的村民言道,都是开取蚝肉后丢弃不要的东西,让衙门的人想拉走多少便拉走多少。

衙役是听命来办事的,便说道:“韩大人说此次是为着县衙翻修,不能不给银钱。”

于是刘家村的村民们便只能象征性的收些银钱,衙役们也觉得这便能交差了,当下便拉了好几大牛车的生蚝壳子进城。

韩彻知晓这事后,心中什么都明白。但也没再说什么一定要给刘家村村民们补银钱的事,他只吩咐工匠们尽快给县衙外墙全都黏合上生蚝壳子。

县衙这般大的动静,自然就引得县城不少人注意。

有人便去打探,结果听闻韩县令是要用这些生蚝壳子给县衙所有墙体都黏合一层外墙。又言道这可是这生蚝壳子造出来的屋子,不仅能抗暴风雨,人住在里面还冬暖夏凉,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

外地来的客人听闻后,都是当稀奇事件一样在看待讨论。不过安南县本地人,对韩彻却特别信重。一听闻这事,马上便有一些人也跑去刘家村购置生蚝壳子。

对此,刘家村的村民们简直是惊喜至极。

谁都没想到过去只能废弃不要的东西,如今不仅能做修建房屋用,还能给他们换来一笔银钱。

说起来,韩彻当初决定给县衙外墙都黏合上生蚝壳子,确实是打的推动这事的算盘。

用生蚝壳子做外墙,能起到保护内墙,防潮防水,让人居住得更为舒适健康的作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能解决刘家村生蚝外壳长久堆积的问题。

另外,这些用生蚝外壳黏合外墙的建筑方式,还又给安南当地的建筑增添了一份独有的特色。

要知道安南过于靠海,所以又何止是刘家村受海风影响,便是位于最靠北的县城内的百姓家中,也是一样的潮湿。

如这样的环境,人若是住得久了,必然有损身体健康。尤其是历年来但凡是从京城北地那边被流放发配到安南的官员,要不了多久便会病倒。

他们心情本就抑郁,身体又习惯了北方干燥环境,一到南方这种湿热瘴气多的地方,身体又怎么可能不出问题呢?

在随着县城内的一些商户也陆续给自家客舍的墙体增多一层生蚝壳子后,入住在里面的客人很快也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舒适。

眼下又正值春夏雨水多发季,自从用了这生蚝壳子做外墙后,防潮效果竟出奇的好。空气中少了那股潮湿黏糊感,客人住在里面的体验感自然就便好起来。

普通人还只感觉到美观和舒适,但对于因集市勾栏演绎被吸引而来的一些文人墨客们来说,免不得提笔造出一些赞赏的诗赋。

很快,生蚝能造房屋的消息便传遍了府城,各地更是纷纷效仿。

一些养殖生蚝的渔民知晓这事后,真就是十分的高兴。全家还都出动,到处去把以前丢弃掉的生蚝壳子给捡回来。

这些壳子拿水简单的冲洗干净,便能换取一些银钱,上哪去寻这般好的事啊!

注1:出自《神农本草经》,书中将其列为上品。其中记“牡蛎,味咸平,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气,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