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我们的四十年(第2/3页)

冯都温和的说:“咱们不做,别人也会做的。”

肖红军挑着眉头不服气的说:“那可说不准。哦对了,我给你发过去一个物件,这两天应该要到了,你等着接货吧。”

冯都连忙问:“什么东西?”

肖红军去着急的说:“好了,你二婶叫我过去呢,走啦!”说着,屏幕上的肖红军已经消失了。

冯都无奈的说:“这人,也不说清楚。”

肖战感叹道:“小时候我爸和冯叔他们就跟咱们现在的岁数差不多,那时候我觉得他们特别老。现在呢,咱们也四五十了。”

冯都同样感慨说:“是啊,没准在年轻人的眼里,咱们早就成老白菜帮子了?”

两人又在目的陪着西城说了会儿话,然后回家去。

刚刚到小区门口,一辆快递公司的车停在楼门口。

两名快递员将一个大箱子抬向楼门,脑门上一水儿的青筋暴露,同时喊着号子:“一二三,走!一二三,走!”大箱子勉勉强强地在地面上蹭着。

冯胜利在旁边惊恐看着问:“什么东西这么沉啊?”

快递员看了看箱子上的标签,没好气的说:“一百七十斤!能不沉吗?来个人,搭把手啊!”

“嘿,这是肖二叔给寄的?”冯都跑过去,帮着快递员一起抬箱子,肖战也在一旁帮忙。

费了老大的劲儿才把箱子道家里,大箱子就放在客厅中央,冯胜利围着箱子转悠,一副束手无策的样子。

星辰疑惑的问:“爷爷,这是什么呀?好大呀!”

冯胜利新奇的说:“爷爷也不知道啊!”

冯都说:“肖二叔给我运过来的吧?今天他跟我说了。”

说着,冯都从茶几上抄起一把水果刀,从箱子边缘插进去,一刀割到底,箱子裂开了,接着,他们将纸板撕开,掏出里面的防震填充物。

忽然,一台古旧的电视出现在二人面前。

冯胜利惊讶的瞪大眼睛:“电视?黑白的?”

星辰盯着古老的电视机,不解的问:“这是电视?电视是那样的呀。”星辰扭脸指着墙上的液晶电视。

冯都解释道:“是电视,以前的电视就是这样的。”

肖战连忙插嘴说:“我知道了,是我家的那台,当初让肖二叔搬到内蒙去了。”

冯胜利一拍大腿,叫起来:“对,对,对!就是这东西,我说怎么眼熟呢。”

冯都盯着灰色的电视屏幕,疑惑的问:“肖二叔把这东西给我运过来,什么意思?”

冯胜利随口说:“还用说,留个念想啊!”

冯都猛然在额头上拍了一巴掌,惊喜道:“明白了,我好像知道我应该干什么了。”

肖战见他豁然开朗的神情,疑惑的问:“什么?”

“我要开一个电视机博物馆!”冯都激动的说。

肖战一听,楞了一下,随后点点头,向冯都竖起大拇指:“对!开一个博物馆!不能被遗忘。”

半年后,博物馆开张了,冯都请街坊邻居都去参观。

古朴肃穆的博物馆前厅,空间巨大的前厅中央是一张桌子,桌子正中摆着一台古旧的电视机。

星辰跑上前,高声朗读牌子上的简介:“中国第一批民间电视机,产地,前苏联。品牌:“红宝石牌,出厂时间,1963年。”

文彤惊讶的叫起来:“咱们家的。”

肖唯一疑惑的说:“是吗?我没见过啊。”

肖战没好气的说:“你见过,那时候你太小,都忘了。”

启明疑惑的问:“爸,这台电视还能看吗?”

肖战上前,感慨地在电视机上抚摸了一会,然后扭动开关,“啪”的一声,电视屏幕骤然闪了一下。

武坚强激动的盯着电视屏幕,说:“还能看,当年开这台电视的时候就得等一会儿才有人影呢。”

冯胜利感慨的说:“这台电视都五十多年了,老古董了!”

逐渐的,电视屏幕亮了,出现了“中国电视博物馆”几个字,接着竟然是冯都的笑脸。

众人一阵惊呼唏嘘,扭头去看远远地站着的冯都,感慨道:“厉害呀小都子!这是怎么放进去的?”

肖唯一伸手,示意大家安静。

冯都字正腔圆的说:“大家好,本人是中国电视博物馆的创始人冯都,电视博物馆收集了我们关于电视的一部分记忆。”

“其实电视年代离我们并不遥远,也还没有完全离开我们。但电视年代中的很多记忆却已经模糊了,我们希望借助这座博物馆唤醒尘封的往事,那是我们共同的回忆。”

“有人问我,电视年代是什么样的年代?我说,电视年代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年代,是一个雄心壮志的年代,也是一个孕育过无数可能性的年代,是一个属于我们的年代!请大家参观吧,谢谢光临!”

所有的人都站在原地,现场一片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