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4/5页)

明哲放下行李,坐入明玉为他打开的副驾车门,随着明玉熟练而潇洒地替他关上车门,他看着从车头走过的明玉,心想着西南地区推广?那是多大的工作范畴啊。明玉小小一个人做得了这些?他估计可能是他理解错误。他想等明玉坐上来问问,但没想到明玉上了车比他先一步开口:“大哥把怀里的包放后面吧,抱着不舒服。我给你调整一下位置,否则腿伸不开。”

听着这么体贴周到的话,明哲心中生出很强的亲近感,终归是自家人,即使多年不见,互相还是有发自天性的关怀。明哲一路紧绷的神经略微松弛,一种为人大哥的责任感与归属感油然而生。他开始当仁不让地提问,而明玉则是规规矩矩地回答,气氛俨然是十几年前的大哥与小妹,大哥还是带着那么多的权威。

“妈住院时候你们都不在?”

“大哥,我不想回避问题,我与明成那时确实不在医院。但我必须指出三点,第一,妈作为护士长,有一定医学常识,平时身体不差,实事求是地讲,子女没有不间断在身边轮候的必要,我与明成时常出差在外与你定居国外一样有其合理性。第二,爸方寸大乱,竟然不是叫救护车而是自己找人扛妈到路边打出租,被拒载几次后才打到车,这是延误治疗的原因之一。第三,爸竟然直到妈咽气才通知我们,第一个还是通知你,理由是他必须在医院陪着妈,没法回家取通讯录。以致我们比你还晚知妈去世的消息。明成其实只在邻市,开车回来没两个小时的路程。但非常时期,没必要责谁怪谁。我接到消息后昨天半夜才赶回,之前明成夫妇已经把所有手续办完,把妈死因搞清楚,我今天所做是从麻友那里再补充了解一下当时情况和与殡仪馆讨论明天所有过程。明成今早通知所有亲朋好友,下午他陪爸去看墓穴。你看还有什么需要安排?”

明玉看似说得轻描淡写,但是一席话下来,明哲发现他竟然无法应声。不错,明玉没有指责谁,看似就事论事,但是却引发明哲对自己强烈的自责。刚刚还说明成明玉不在病床边呢,那他那时在哪里?他平时远在国外,连平日里孝敬关怀父母的机会都只有电话连线,他哪有资格指责已经做了那么多事的明成明玉?明玉借着指向父亲的一句“非常时期,没必要责谁怪谁”,已经足够点醒了他。原来,他一路怨天尤人的愤怒非常对不起弟妹。明哲也清楚领教了明玉不动声色的厉害,相比刚上车时候领略的明玉的体贴关怀,明哲真不知道,换做是他的话,他能不能那么有机地将刚与柔并济在一起。明哲心中再无法将眼前的明玉认作十几年前梳两条扫帚辫的妹妹。

正当明哲有点不知所措,只听身边明玉关切地道:“大哥,一路劳累,你躺一下吧,这儿到殡仪馆还有段距离。晚上还得商量点儿事情,不可能早睡。”

这话把明哲从窘境中拖了出来,明哲忙道:“睡不着,妈去得那么急,人给震得发昏,心怎么也静不下来。”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才想到,虽然现在觉得明玉厉害,可心里还是不由自主认她是亲人,心里话就这么自然而然说出来了,并无太多防备。“明天仪式准备怎么做?”

“这种仪式,他们殡仪馆都有套路,你不用担心。我已经与他们全部确认,不会有闪失。大哥现在还是做IT?大嫂呢?”

明哲终于找到熟悉的话题,自在下来,道:“我一直没变。你大嫂去年毕业后进一家医院做数据库管理,工作比我轻松,福利也好,我说那里是资本主义里面的共产主义。明玉,看来你工作很好,国内开这种车的应该都是有点成就的人吧?明成呢?听说国营外贸企业现在竞争不过私人的,他还在原单位吗?”

“我不知道明成在哪里工作,我没问他,但应该还是在做外贸。朱丽在会计师事务所,最近一阵子应该是朱丽最忙的季节。我在私营企业工作,主管长江以南地区的业务。车子是公司配给我的,我自己买的话,不会买这么好的。最近IT行业不景气,大哥那里应该没问题吧?”

明哲没想到妹妹一句话就黑虎掏心抓住他的痛处,不由得脸部抽了一下,避实就虚,“你大嫂吴非的工作一般不会有问题,而且可以做出绿卡。我有技术,再不景气,也会有需要我的地方,没关系。”

明玉听着心中觉得有问题,但她当然不会问,眼前这个大哥太过陌生。她似是随口说道:“我认识几个人,以前也是在美国做软件的,现在来回两地跑。好像是在美国接了业务,拿到中国让中国的程序员做,有两个已经从游击队变成有固定办公场地,做得不差。我常说他们剥削中国廉价劳动力。大哥有没有这种想法?那样虽然累一些,但回国机会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