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演员们(第2/3页)

“疯狂@小林,有没有写下一部的可能?”

“这个结局也不算很坏,我有心理准备了,不过从今天开始,小余大概会成为我的仙侠白月光了。”

“我的古装剧女一是秦静梧,男一绝对是余令微。”

“《我欲成仙》刚播的时候,我就猜到可能是这种结局,但是济啊,你是不是该反省一下,为什么别的编剧都可以写大团圆结局,偏偏你做不到呢?”

一个名为“编剧界第一刽子手”的tag悄然爬上了热搜。

在这个tag下方,林济被@的次数最多,以至于他在上线之后发出了疑问:【我是吗?】

“怎么不是?!!!”

“请林某人仔细回忆你本人亲自创作的《代号11》《后宫》《逃生游戏》等作品,再堂堂正正地回答这个问题。”

“叹气,感觉我要陷在《我欲成仙》里很久,快走不出去了,小林真的很会做人设,秦静梧和余令微的人设一眼惊艳,但是那些不重人设的剧剧情又很精彩,能让我看到停不下来。”

“只是相对而言,我倒觉得林济每部剧的人设和剧情都不错,都在平均线以上。”

《我欲成仙》大结局并没有直接点明余令微去世,但在观众心目中,余令微和白弃炎的CP是彻头彻尾的BE。

“幸亏何以然和杭琪是真情侣!我宣布余令微和白弃炎不是演的!是真的!!”

“+1+1+1。”

《我欲成仙》大结局后,关于结局的讨论依旧热烈,在热搜榜上持续了好几天,星洲卫视上下却对剧集的收视率相当满意——

大结局这天,《我欲成仙》收视率直接突破了9%,有足足9.12%,距离大爆的《后宫》只有一步之遥,虽然没有破纪录,但对于星洲卫视而言,这也是近几年间难得的好成绩。

《后宫》让剧中饰演妃子的演员们人气急升,而《我欲成仙》则让主角五人组未出校门而爆红。

之前营销号们一直认为何以然他们这届表演班没什么发展,只火了一个张凯悦,可凭借《我欲成仙》的架势,再提起这一届时,营销号已经给他们冠上了“国影明星班”的称号。

不管是何以然杭琪在试镜会上被林济挑中,还是两人从高中到大学的恋爱,都给《我欲成仙》制造了不少话题点。

……

《我欲成仙》大结局后,不少剧迷为剧集续写结局,有写余令微白弃炎转世后再相遇的,也有写两人穿越到现代降妖除魔的,更有剧迷写了十几万字“余白”小甜文,在小甜文里,白弃炎找到了替余令微续命的宝物,两人隐姓埋名在江湖中行走,留下了无数神仙眷侣的传说。

林济表示,比他写得好。

不过他觉得,《我欲成仙》这样的结局刚刚好。

创作这个剧本的时候,林济想塑造的并不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式的角色,而是一个真正的凡人,虽然余令微拥有的并非凡人的才能,但他拥有一颗属于凡人的心。

拯救苍生这样的大业,靠余令微一个人的肩膀是很难承担的,但只要他承担了这样的责任,他就必然会坚持到最后。

世界需要余令微这样的人。

余令微之所以被观众记住,正是因为他看似不圆满的人生。

总而言之,在《我欲成仙》大结局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余白”CP登上了“我最意难平的CP”榜榜首,剧迷们开始翻林济的旧账,连《代号11》里沈茵的死都记到了林济头上。

林济:“……”

沈茵是有原型的,原型确实死在那个年代,如果他把沈茵这个角色写活,那就有些脱离现实了。

作为编剧,林济很喜欢看观众讨论剧情,就算林济已经写了不少剧本,他依旧会认真记下观众对剧集的反馈。

就以《代号11》为例,那是林济最早的一部卫视长剧,《代号11》在旭日卫视播了好几轮,之后又在其他平台播出过,每年到了娄知纪念日的那段时间,就会有剧迷发表新的观剧感言。

而随着档案馆及海外的一些文件被揭开,人们发掘到了更多娄知式人物的灿烂过去,就会把这些人物的经历和《代号11》进行对比——《代号11》所撰写的故事,也曾在这些人物身上发生过。

林济把剧迷们写给《我欲成仙》的剧评筛选出了几条,给这些剧迷分享他创作过程中的想法。

其实《我欲成仙》成片和林济原版的剧本有区别,蔡云野拍摄过程中做了一些改动,剧迷们写过来的剧评,林济大半分享给了蔡云野,两人一起分析,再认认真真给出回应。

有回蔡云野来找林济聊天,特意聊了他对何以然他们的担心:“演员都太年轻了,现在网上铺天盖地都是他们的新闻,我怕他们挡不住。”

《我欲成仙》收视率飞涨期间,几位主要演员的话题度都很高,何以然和杭琪自不必说,扮演柳亚河的廖言是京戏大三生,他们班就火了他一个,他红了之后,班里的“好友”、“舍友”围绕着他各种爆料,还有签了公司的同学出了“发现廖言舍友比廖言帅多了”的通稿,他提起这事都有些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