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 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企业的“心病”(第3/29页)

正好中饭,柳钧气闷地起身到食堂窗口,付钱再要一份红烧肉,又添一些米饭,猛塞。即使柳钧平日里低调再低调,他在食堂里依然是大众瞩目的中心。食堂的饭菜一向足量,掏钱加餐的事儿凤毛麟角,因此柳钧吃到一半起身去加餐,成了大家捂嘴偷笑的焦点。

坐同一桌的孙工一向只看机器成色,却看不懂人的脸色,一看见柳钧面前添加浓油赤酱的一盆红烧肉和冒尖儿的一碗米饭,实事求是地道:“柳总,吃这么多对胃很不好。古人老话,三十之前人养胃,三十之后胃养人。年轻时候有点儿节制才好。”

“吃饱点儿,让血液定向分配到消化系统,这是非药物神经麻痹良方。”柳钧心说,孙工你也是罪魁祸首。

孙工不疑有他:“是个好办法,有利午睡。不过超额太多,胃部不舒服,还是会影响到神经系统。”

老张看看对话的两个人,却没有说话。他比谁都清楚柳钧因何胡吃海塞。廖工坐在同一长条桌的顶端,他对柳钧暴饮暴食的反应是:“虽说胃壁具有弹性,但是犹如我们熟悉的弹簧,扩张到一定程度,也叫拉伸过度,就不再适用胡克定律,胃壁恢复原样很难,暴饮暴食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既然已有定论,柳总若再尝试,有点儿不智。”

不仅柳钧对着一大盘红烧肉拌饭哭笑不得,旁边的老张也笑了出来。老张虽然不是工科出身,可好歹也有点意识到他们在说什么,心说真是哪儿找来的一帮书呆子怪人,这些人居然都是他从人才市场一个个挖出来的,简直不可思议。不过此时老张开始理解柳钧较真得有点儿乌托邦的性格。

柳钧对着一帮吃完后不肯离席,认真看着他做超胡克定律拉伸胃壁运动的工程师们,吃掉一半,再也无法勉强将剩下的一半也吃下去。他被一帮工程师笑话了。但是,柳钧却从这些取笑里听出大家心中的善意。很温暖,在严寒的天气里,给人力量。饭后他请来老张,取消上午只发一部分年终奖的决定。他现在想明白了,他可以因为技术、态度等原因淘汰员工,员工当然也可以因为收入、劳动强度等原因淘汰公司。淘汰是双方的,积极淘汰的结果是一个动态平衡,是彼此在一定时段内的满意表现。这样的动态平衡是促进员工一直保持良好工作态度的源泉,又何尝不是对他的鞭策?让他必须殚精竭虑提升利润增加员工劳动付出的性价比。

是的,他既然已经走上老板这条路,那么他早应该明白,他肩头而今早已不止挑着他一个人的事,他需要考虑更多的人,更多更长远的事。他已经没有感情用事、意气用事的资格。他唯有前进,否则他将首先被员工们淘汰。

柳钧让老张跟员工三令五申春节后不归或者迟归的后果,把工作做在前头,把后果这等丑话说在前头,而拿走全额年终奖的员工春节后若是只回来一半,他也只有认了,说明他的腾飞没有吸引力。强扭的瓜不甜,这个道理,他懂。

年终奖这一波三折,知情的只有老张,感动的也只有一个老张。作为一名合格的行政经理,他有圆滑的性格,看风使舵的本领,当然,也有知人识人的本事。他也是一个打工的,打工无非一个追求:工资福利。所谓快乐打工,那是属于没有家累的年轻人的奢望,他原本对此不作考虑,但而今柳钧这个老板,让他在工作中不用枉作小人,不用夹在老板和员工之间做风箱里的老鼠,不用担心做老板打手太多夜行挨闷棍,这工资福利的性价比就算高了。以前,他以为是老板年轻不谙事,手头散漫。从年终奖这件事看出,老板识大体明大理,看得高远。他心里有点儿定了,在腾飞做下去,不错。

老张心里这么想,他给员工训话时候便自然而然地有了发自他内心的激情,这种激情,最有感染力。

在柳钧亲自开车送孙工等人去上海乘火车,又从看上去依然簇新的浦东机场接回他爸爸,父子两个在柳石堂的家里过新年。柳石堂已经非常满足,儿子就在眼前,夫复何求?柳钧却对只有两个人,甚至保姆也告假回去的空落落的家很不习惯。好在柳钧能做菜,起码能让五谷不分的爸爸吃饱。但柳石堂毕竟上了年纪,长年出差非常劳累,上饭桌时候还豪言壮语,要与儿子一起守夜,可等几杯酒下肚,红着脸支着头就在饭桌边打起了呼噜。

柳钧于是一个人坐在客厅看电视,将电视频道轮了不知几遍,实在无聊,又抱着笔记本电脑上网,可惜常玩的车坛一个鬼影子都没有。人家都在团圆,他家没妈,家不像家。无比的空虚撕裂柳钧粉饰在焦虑外的彩妆,他只好放弃硬撑出来的节庆,开始坐立不安。他不肯做小人克扣员工的年终奖,可别最终成了傻大头吧。等春节后贷款批下来,正要大干快上,若是员工没有按时回来上班可怎么办?他的订单全得吃罚金了。他最主要还是心疼那些辛辛苦苦培训出来的工人,新人即使找得到,而且个个名牌大学毕业,一来也未必能上得了手,他的公司要求太高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