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 (第8/67页)

她细心制作一张表格,将杨巡报告中的遗漏内容以及大致估价列出,越看越觉得杨巡的宏图大愿太超前于他的实力。但梁思申不便当面指出,她还是让数字说出最直观的话。第二天,她不等杨巡过来,自己叫车去杨巡住宿的宾馆,她不习惯于在家中招呼朋友。

果然,杨巡一看见这些新添项目,目光凝滞。原先这份由三星级宾馆财务参与的报告出来,他已经在为筹资犯愁。宾馆,毕竟不是贸易市场,那些高级奢华的部分无法省略。这一颗一颗的星分出的级别,在星级宾馆评定标准里,那是有绝对的硬杠子,他从旅游局的人那里看过标准。眼前新添的巨额费用,提示他参观上海宾馆时候的细节事项,确实不能遗漏。若是这些再加上,如果萧然的那块地真的被他吃下的话,支出又将超出预算许多。

梁思申见此,善意提醒:“千万不要冒进,这个项目是需要巨额投入的,而且万一中途资金跟不上,已有部分是一无用处的项目。”

杨巡没看梁思申,摆摆手阻止梁思申说下去,也终于忍不住摸出香烟来点上。梁思申想了想,摸出包里的计算器推到杨巡面前。杨巡见此,冲梁思申一笑示意,抓走计算器。这个笑,全然没有杨巡平时笑的样子,倒是很有职业精神的虚假的笑。梁思申也忍不住为自己的这个发现而笑,第一次见到杨巡的时候,只觉得他像老鼠,现在此人的变化一日千里。她不去打扰杨巡,让杨巡静心思考。

杨巡几乎是燃尽一支烟,这才从椅背上直起身,将报告又平摊到桌面上,对梁思申道:“你听听,我有两个打算。第一个打算,如果能吃下萧然的地,我现在的资金预算只够造起一家商场和宾馆主楼的壳子。我可以让出一年租金,让租我场地开商场的租户自己装潢商场。以后,反正已经竖起来的大楼不会有建筑安全问题,可以筹集资金慢慢装修。考虑到一九九二年一年以来物价的飞涨,还有我那两家市场的评估价越来越高,我估计我造好的大楼也会升值。我只要把一部分先盘活,派上用场,说明我的项目是活的,就能拿这大楼贷款去;第二个打算,如果没有吃下萧的地,其实反而麻烦。我在别处任何地方都没法把底层的房子盘成店面。这个项目,可能真得因为资金原因推迟了。不过我有个想法,我可以找钱多的国有单位合资,旅游局的倒是想跟我合作一下,可惜他们没钱,但我还是要他们加一股,这样以后评定星级的时候就是自己人评自己人。我还可以找谁呢?除筹到这些钱,还有,他们最好有很多外国客人……”

杨巡说到后来,其实已经忘了对面是梁思申而不是他自己弟弟,有些不成熟的话说出来未必合适。他自顾自地皱着眉头,将脑袋里所有设想一股脑儿地倒出来。梁思申继上回银河宾馆初见之后,再次见识杨巡迅速发散的高效思维。而当年至今电器建材市场成功的事实证明,杨巡当年的思考完全有效。梁思申默默听着,渐渐认真起来,将谈话记录到纸上,等杨巡说完,她都已经记了满满两张纸。

杨巡说着说着,忽然抬头发现梁思申没有任何反应,却是拿着写满英文字母的两张纸靠到椅背上思考。杨巡一时也不知道梁思申这是什么意思,估计她是听烦了他没有头绪的说话,可人家素质高,有礼貌,不肯出言打断他胡言乱语,干脆不理他。杨巡挺沮丧的,有意大声嘀咕了一句:“看来,只够造家三星级的。”

梁思申被杨巡忽然的大声惊了一下,抬眼看杨巡一脸郁闷,道:“那还不如不造,如果能拿下萧然的地皮,不如索性商场上面造办公楼,省心。”

“是啊,我就是想造四星,我想死了要造四星。”杨巡实在忍不住,忘形地做了一个扩胸动作,咬牙切齿地道,“事在人为,不信造不起来。前一阵在上海参观四星级宾馆,有一家宾馆进去就有四条很漂亮的大理石柱子,一问,用的全是意大利进口的花岗石,一条柱子得一百万。烧钱吗?烧!可烧得值吗?值!一看就是有派头。回头再看三星级的,看不上眼了,什么印度红花岗石也拿来做地板,铺的地毯没弹性,全不是回事。你想,这样一家四星的竖起来,起码十年里面,市里没一家能赶得上的。现在开发区发展得那么好,外商投资来的那么多,以后只有更多,你看,换你两年后来,看见我的宾馆,你还肯住原来那家三星的吗?”

梁思申听着杨巡近乎慷慨激昂的发言,不由笑了,这话说得好像两年后宾馆肯定造起来似的。“我肯定住你家四星的。”梁思申一本正经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