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 (第6/18页)

杨巡刷着牙,想着戴娇凤,心里坚决地要把这事跟妈说明。他急着洗完脸,捞起大勺揭起锅盖搅了几下粥,才猫到妈面前,赔着笑道:“妈,让小凤来吧,虽然没领证,可那是迟早的事。”

“不行。你下面还有三个弟妹,都是尴尬年龄,他们要都学了你,高中就谈恋爱怎么办?大学还考不考?你跟小戴在外面我们看不见随便你们,回家不行。我早说过了,你是大哥,你得带头做榜样。你现在做的榜样很好,连老二不爱读书的现在也肯刻苦,你要是领着小戴来住上,你怎么介绍?叫弟妹们怎么学你?再说我是村妇女干部,我自己儿子都带头无证结婚,我以后还怎么管别人晚婚晚育?”杨母语气非常严厉。

杨巡被一顿道理打回,无奈地道:“妈,小凤是个好女孩,在东北帮我很多忙,什么苦都能吃,她不是你说的风流女人。而且我们已经在一起,我春节不让她来我家过,我怎么对得起她。”

杨母沉着脸,道:“你这话不对,我没反对她来我家,前儿她来我看着也高兴。但她来的话,晚上得回去,不能住这里。小戴要是吃得了这个苦,她每天都可以来,我欢迎。你要记住,你不仅没领证,也没摆酒席。名不正,则言不顺,这话你要记清了。”

“妈,你不觉得太对不起小凤了吗?她一个女孩子,你要她回家怎么做人?”

杨母道:“你以为——”忽然刹住,做个眼色,杨巡回头一看,见是杨速和杨连前脚后脚地下来,他只得也不说。他也不想跟妈为戴娇凤的事在弟妹们面前争执,他做大哥的不能带这个坏头。爸去世后,妈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把他们四个拉扯大,他不能不体谅妈的辛苦。

等弟妹都吃完早饭,杨巡带两个弟弟,自行车后面各挂两麻袋谷子去村尾碾米。他从小帮着寡母做事,又是老大,练就灵活主动,比如碾米这等事,都不等他妈吩咐,他揭开米缸一看快要见底,就自觉想起要碾米了。杨逦也要跟着去,四兄妹一人一辆自行车,很是浩浩荡荡。都是因为杨巡赚了大钱,一家人如今走出去不知有多精神。

一路上,杨巡几次三番想跟弟妹们讲戴娇凤的事,可几次三番地噤声。作为大哥,他在家里一向是弟妹们的榜样,如今他能干赚钱,弟妹们看见他更是崇拜。他还真如妈所言,他怕说了与戴娇凤的真实情况,把眼前三个水灵单纯的弟妹给教坏了。他自己也知道未婚同居不是件好事。

他只能在心里唉声叹气地想,唯有春节后回东北再好好向戴娇凤赔罪了。只是不知道戴娇凤还会不会不管不顾地跟他走,戴家这回会不会看紧她。

03

雷东宝在宋运辉有暖气片的家里睡得温暖舒适,竟然睡过头误了火车,到了晚上天色墨黑才被四宝的拖拉机接回到小雷家。雷东宝路上早把宋母给他准备的中餐点心都吃光了,回到家里饥肠辘辘,马马虎虎叫一声“妈”,便下手翻灶台,看有没有吃的。他们家依然还住着祖传泥巴房子,村里统一造的新村还没轮到他,他也高风亮节不搞特权。

等雷东宝的妈听到儿子呼唤,从邻居家远程奔袭冲进厨房,雷东宝已经翻出一盘码得整整齐齐的饺子。雷母见此忙道:“士根媳妇送来的,士根媳妇真是能干,里里外外一把抓。我下给你吃。”

雷东宝疑惑:“士根媳妇又不会做饺子,前两天士根还提起。到底谁拿来的?”

雷母不敢看向儿子,尴尬地笑着道:“没谁,没谁,就那啥,那啥,宗梁伯外甥女过来包的。你只管吃,又没让你付钱。”

“她来干什么?”雷东宝知道那个宗梁伯外甥女,托关系进猪场干活,倒是个手脚利落的。

雷母吭哧吭哧半天才道:“宗梁伯带她来坐坐,人家勤快,进门就帮着收拾,是个好姑娘呢。”

雷东宝不响,立刻明白是什么意思,打开窗子,就把几十只饺子连布带碗全摔了出去。关上窗,才对他妈正色道:“妈,你不许自作主张。以前你还嫌萍萍,现在遇到个拍你马屁的你就说好?以后还不知怎么整你。早跟你说了,我们都对不起萍萍,你别插手我的事。”雷东宝翻出一大碗冷饭,拿开水一泡,拌上白糖开吃。

雷母被儿子训得哭出来,又想到抱孙子无望,越发悲恸,拍着大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数落:“你三十出头啦,人家士根儿子都已经上幼儿园了,你好歹给我们家留个后啊,你就算随便娶个老婆给你死去的爹留个后,我也没话说啦,你爹要是在,我早就多生几个,也不会稀罕你啦,嗬……哈……我死了怎么向你爹交代啊,我还不如一头撞死,省得看你一辈子光棍啦,省得被祖宗大人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