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驴妹子(第7/8页)

张不三当了队长,自然是不缺吃的不缺喝的,他那饥饿劳困症也就渐渐痊愈了。更让别人羡慕的是,他沾女人的机会也多起来。男女间的事,三十如虎四十如狼。虎劲没用上,积攒起来全部增添给了狼劲,叫做老狼添翼,威震百里。

乡村道上,不知不觉又有了一首顺口溜:

【嚓巴溜毬嚓,

张不三的脬子比马大,

三间房子圈不下,

女人女人快躺下。】

张不三不在乎这些讥诮和揶揄,乐呵呵地回敬道:

【赶马车的人,笑嘻嘻,

赶哩赶哩的日马屁。】

他这是个比喻,因为在他看来所有的男人都得“扬鞭催马”,都是“赶马车的人”。

他瞄准过不少小媳妇,以猛兽初舐人血的野浪,将自己渐渐塑造成一个偷香老手。他不怕张扬,因为她们根本不可能张扬。除非她们喝了豹血野了心,甘心做个不洁祖宗、有污门风的“烟渣”。俗语说;“烟渣女人随人卷。”张不三对石满堂和驴妹子的眉来眼去早就注意了。他之所以迟迟没有下手,是因为他还从来没有对任何一个大姑娘产生歹意,觉得那样她们就很难嫁出去,自己快活一夜,别人痛苦一生,这种事还是不干为好。

驴妹子骤然出落成了百里挑一的俊俏姑娘。她就要嫁给石满堂了。

按照围子村的习惯,姑娘结婚必须穿娘家人的衣裳鞋袜。驴妹子没有亲人,她身上穿的全是自己给自己准备的。出嫁那天,婆家人用驴车拉她来到满堂家门上。一下车她就左躲右闪,却怎么也躲不过,她穿的是“鸳鸯”(反其义而用,专指不配对)鞋,一只红一只黑,一只新一只旧,分外耀眼。围观的女人们全都捂着嘴吃吃发笑。在王仁厚媳妇的挑唆下,那些会说人话的狗崽儿羊羔儿便一哄而起,不知轻重地喊起来:

【鸳鸯姑姑吃尜尜(粪便),

吃了尜尜屙不下,

屙下一窝尕猪娃。】

一声一榔头,十声十榔头,直敲得驴妹子一颗心在腔子里活蹦乱跳,牵动出五脏六腑的难过来,拧开了龙头的泪腺也直往外喷射那两股咸水儿。未及进屋,她那蒙住眼睛的袖子便早已湿漉漉的了。

“别哭别哭,弄脏了衣裳没啥换的了。”

谁知道说这话的婆婆是好心还是坏心,浪声浪气的,提醒了驴妹子,也提醒了那些来看热闹的刁钻婆娘们。她们眼仁骨碌碌转,亮闪闪的目光锥子一样地刺来,差点没把这新娘子洞穿,就只剩动手动脚里里外外翻个遍了。接着便是交头接耳:“哎哟妈,你没看见么?衣扣、衣袋、衣袖全是鸳鸯。”偏偏这时驴妹子不再抹眼泪了,昂起头,蔑视那些不断飞升而起的闲言碎语。她甚至想讲话,如同给一大帮鼻子上大办粉条厂的娃娃们训话那样——这鞋这衣是她进城换来的(乡里人虽有布票但缺钱花,就只好背着半口袋大豆去城里走街串巷吆喝着换衣服穿)。换来的!不是偷来的!鸳鸯好,鸳鸯俏,比起你们这大窟窿小眼睛的破布衫,我这还是涤确良涤卡凡尔丁的三合一哩。自然,话未出口,她就被人一把拽进了房里。

然而,大事已经不妙。围子人是宁养两条黄狗,不要一头大牲口。凡事总讲配对儿,阴阳不能失调,山水不能移位,天地不能颠倒,高低远近不可混同。可这新娘子,脚穿鸳鸯鞋,颜色新旧各异不说,鞋尖儿全都朝右拐。那衣服更是只能对立而无法统一:左袖红右袖蓝,红配蓝,死讨厌,不仅不好看,而且招人嫌。村子里的议论很快多起来:黑星下凡,扫帚头上带着股阴风凉气,灾难就像垃圾,是一疙瘩一疙瘩连绵不绝的。驴妹子过门,一则克夫,次则断后,三则亡家。心明眼亮、爱憎分明的围子人,一眼就把这新娘子看穿了。

驴妹子两年不育,满堂家面临断子绝孙的危险,并且谁也不敢保证往后她会不会将别的灾难降临到这个平静的家中。那些日子,满堂家的房里房外渐渐出现了一个随时移动着的阴森森冷冰冰的角落。这角落由人心和人嘴组成,制造忌恨,散播风言风语,放射寒光冷气。满堂家的人,包括那个夜夜搂抱着驴妹子的男人,也已经觉得她拖在身后的那股晦气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张牙舞爪。就在这时,驴妹子的公公病倒了,脘腹鼓胀,心口疼痛。再也忍耐不住了的婆婆撕烂脸面,扯烂嗓子,站在当院望天谩骂,说是骂鬼:

“看见了,看见了,扫帚星临门了,黑老虎进家了,血口张开咬人了,鬼鬼鬼!白猫儿进了老鼠洞,出不来也进不去。好怪事儿哩!天到了地上,地到了天上,水往山上淌,风往心窝窝里钻。不是瘟猪来家,好端端的人咋就呻唤开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