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37(第2/3页)

方源搓了搓手,斗志昂扬:“一百上品灵石,只要输上两场就够了。”

“不,您是元婴巅峰,”门口的侍童查验过他的境界,鼓励道,“只要输一场就足矣。”

一行人进了拳场内部,只见场内有数个高台,每个高台下都围着一群修士,台上比斗者或持刀枪剑戟,或赤手空拳,打得酣畅淋漓,带给观众最直观的享受。

方源去准备前,和三人打了声招呼:“待会儿记得来看我比试。”

“好。”

等待六师兄上台的工夫,薛宴惊抬眼看着最近的高台,台上二位一人用长刀,一人持燕子镗,她旁观片刻,对师姐道:“红衣的会赢。”

燕回笑了笑,招来侍童,随手在托盘上扔下几十灵石:“押红衣。”

一盏茶工夫后,侍童捧来近百灵石:“红衣胜,您押中了。”

“可以啊,”燕回赞许小师妹,“来,再看这边的另一场。”

“用柳叶刀的胜。”

“……”

“梳朝云髻的胜。”

“……”

她看过十场,无一错判,燕回大奇:“怎么做到的?”

薛宴惊猜测:“直觉?”

燕回正要拉着她去看下一场,方源走过来,手里拎着个钱袋,面色得意洋洋:“怎么样?”

三人这才发现自己沉迷赌钱,把他忘得一干二净:“……很精彩。”

方源立刻察觉不对,无奈道:“你们压根就没看是吧?”

“对不住。”三人诚恳致歉,主动把刚刚赚来的几千上品灵石分给他一份。

方源并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听了来龙去脉后,只是笑着摇摇头:“早知道跟师妹混了。”

四人并不贪多,也清楚这种事不能沉迷,拿了几千灵石,便离开拳场,直奔调料铺子买下了方源想要的辣椒。

她们一路逛到夜晚,待天色渐暗、余晖褪去、繁星浮现、明月高悬之时,蓬莱岛上又出了新花样。

高台之上到处掌了灯,有几名侍童向天空中用力掷出绳索,将绳子勾在了月亮上,又在下端系了只秋千,让大家可以借月荡起秋千。

薛宴惊抬眼一望,便知他们是用了障眼法,那绳子另一端是系在高空中一件隐形的法宝之上的。她轻声一笑,也不去戳穿,心下想着这东西哄一哄修真界的小孩子还是很新鲜的,随后一转身,便看见师姐师兄们正站在荡秋千的队伍里排队,见她望过去还招了招手示意她一起来玩。

“……”薛宴惊沉默着加入了队伍。

待终于轮到她时,薛宴惊却不得不承认,这东西还是挺有趣的,可以荡得极高,海风拂过,衣摆与发丝一同在风中蹁跹,一起一落间,将海面风光与岛上众生尽收眼底。

而且和自己御剑飞翔的感觉不尽相同,其中更具玩乐意味,向前荡起时看天空繁星点点,向后荡时观地面灯火阑珊,但不变的大概是那种自由自在的心境。

后面轮到方源,他荡到最高点时非要和师姐师妹们打招呼,不小心手一滑,扑通一声掉进了海里。

他哈哈大笑着从海里飞回来,排在他后面的小孩子们却似乎是误会了什么,一个个学着他在秋千荡到最高点时放手,借着力跳进海里,玩得不亦乐乎。

修真界的小孩子们皮实得很,一旁带孩子的修士不以为意,倒是蓬莱岛的侍童们担心安全,一边连忙安排了人去海里捞小孩,一边颇幽怨地看了方源一眼。

玩了秋千,四人找了处附近的茶楼,要了清酒茶点,在这里听说书人讲修真界的奇闻异事。

此时正讲的,是几朝前有位人间的皇帝踏入道途的故事。

薛宴惊开了一坛琼酥酒,托腮静听。

原来那皇帝发现己身有修道的天赋后,便带了人间的下属臣民,在修界建了一座帝王宫,大有在修真界做一个长长久久的帝皇的架势。属下里谁能入道,就让谁做官,谁的修为高,就给谁封侯拜相。

奈何修真者向来对皇权不大买账,这帝王宫几代下来,不过就是一个不知名的小门派罢了。

听到这里,燕回忽然想起了什么似地一拍脑门。

方源奇道:“怎么?”

“以前遇到过一个男修对我示爱,他自称修真界的小郡王,我以为他脑子有病,就让他走远点,他不肯,我就把他打了一顿,”燕回若有所思,“却原来修真界竟真的有个帝王宫,是我孤陋寡闻了。”

“还能补救吗?”

“补救什么?”燕回反问,“打就打了,他技不如人,也没什么好说的。”

“……”

方源看向冷于姝,忍不住发问道:“五师姐,你决定入无情道剑斩桃花之时,是不是顺便把三师姐的桃花也全都斩了?”

冷于姝微微颔首:“我把四明峰一脉的桃花通通斩了。”

方源大惊失色:“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