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91(第2/3页)

陈二舅被他一通呛声,气得一张老脸憋通红,都有些下不来台了。走这么远路,到了女儿婆家,水没喝上一口,却遭来亲家一阵阴阳怪气。反正那日是饭也没吃一顿,被女儿拉去屋里说了会儿话,他们两口子就告辞了。

这些事他都没回来说过,半点口风没露,他这人有点好面子,不敢让大哥晓得他在亲家那头碰了一鼻子灰,担心被笑话,被骂。当初是他瞧上了吴家兄弟多,有个啥事有人帮衬,他哥那会儿还劝他,说吴家家大业大,许是不愁吃,但人多事也多,大丫单纯,嫁去他们家日子怕是过得不爽快。

他那会儿哪能听见去啊?他和婆娘就生了一儿一女,家中人口少,清净,他一直羡慕大哥家人多热闹,吃个饭桌子都坐不下,院里一天到晚都有人,瞧着便兴旺。他没馋吴家家资丰厚,但他馋吴家兄弟姊妹多,媒婆也是千夸万赞,吴家好啊,是小沟村出了名的和睦人家,一家子兄弟没红过脸,感情好着呢。那吴老二的爹娘也是性子和善的老人,有能耐,家里田地多,年年出息能卖不少银子,偌大家业,他们二老还半点不偏心,闺女嫁进去定是过享福日子!

他闺女瞧着是享了福的,人比在家当姑娘时要圆润许多,就是怀着孕瞧着气色不咋地,他和婆娘也担心她在婆家过得不好,还仔细瞅了她一双手,细嫩得很,不像干了力气活儿。

因此,他们夫妻虽是吃了一肚子气,但想着人家家大业大,有点性子咋了,虽然说话不好听,但看在闺女没受苦的份上,便忍下了这口气。

不过到底是忍着,心里不痛快,如今说起这事儿,他脸色也不咋好,摆摆手道:“吴家祖产多,他们家日子过得一直比村里人要好,院墙也高,我们喝稀粥的操心他们吃干饭的做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咱还不如瘦死的骆驼呢,操心马干啥。”他这话说的充满怨气,院里谁听不出来,陈二舅也不管他们听没听出来,对大外甥道:“我家就建两间,不用想你大丫姐,她自个有家呢!”

卫大虎见二舅都发话了,便不再纠结事儿,他心里头也明白,二舅去亲家家许是没落着啥好话,但这毕竟是他们家的家事,他自个不愿意说,他自然也不会讨嫌去问,只要晓得大丫姐日子过得还成就行,当他看走眼了罢。

不操心大丫姐了,接下来便是商量着大嫂和二嫂谁一道进山,卫大虎的意思是大嫂一道去,虽然大嫂灶房活计不咋样,但他媳妇厉害啊,大嫂帮着烧火打下手就成,她是个扛惯了锄头的妇人,有把子力气,回头缺人手,还能叫大嫂顶上,据个木头劈个柴,帮忙搬抬递点东西啥的都可以。

不过这些他没说,只敢在心头想想,担心大哥冲他挥拳头,毕竟谁的媳妇谁心疼不是?他虽然惦记着大嫂那把子力气,但也晓得桃花活儿也不轻,卖力气干活缺不得油水,一日三餐也得吃足了,灶头活计瞧着轻松,可亲自去尝试了才晓得做饭也不是件轻松的事儿,围着灶头转来转去也累着呢。所以他没想过叫她媳妇搬搬抬抬,不是他有私心,好吧,他还是有一点私心,但做饭这活儿也不轻松啊,咋可能还有心力干别的。

至于二嫂,小丫还小,正是吃奶离不得娘的年纪,卫大虎咋可能叫二嫂进山,娃子可离不得她。

他属意大嫂进山,这般桃花也有个可以唠嗑的人,山中孤寂,日子也没这般难熬。如今就看大嫂能不能狠下心丢下两个娃了,这回是不可能带着娃子进山,他们是去干正事,抽不出手照顾他们。

“大嫂,你的意思?”卫大虎看向方秋燕。

方秋燕下意识看向他们屋,鸭蛋和鹅蛋不晓得在玩啥,开心得哇哇大叫。她晓得这次进山三五日回不来,十来间屋子呢,怕是砍树都要砍好几日,老二会点木匠活儿,农闲时他们兄弟也给人建过房子,可甭管他们多厉害,人手满打满算加上她才五个人,便是他们再能干,一天也只能干那点活儿,没个个把月别想下山。

可这是大事,关乎性命的大事,大虎都发话了,她个当嫂子的咋能在这时候退缩?

鸭蛋鹅蛋也长大了,不像小丫还在吃奶,前头她和周苗花干架被打得鼻青脸肿,不也好几日没见着他们?

有啥舍不得的,又不是不下山了!

想通后,方秋燕点头:“成,我和你们进山,咱努力着干,早些把屋子建出来,不然我这心一直悬着不踏实。”

大舅母一直没说话,见她了点头,忙开口保证道:“你们两口子放心进山,鸭蛋鹅蛋我定给你们看好,夜里叫他们来我屋睡,不叫他们害怕。”

方秋燕笑着点头:“娘这般说,我可就放一百个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