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又来(第3/4页)

郑熹低头看了看名单,是略有点多,但也没那么多不是?他缓声对陈萌道:“太子登基,新朝雅政。”

陈萌的脑子嗡嗡的:“新朝雅政,也要给别人活路吧?有用?也得是个可用之材,弄块废料来做什么?”

冼敬不服气地问:“怎么就是废料了?”

“怎么就不是了?”陈萌反问,“他都干了什么,没点数吗?”

郑熹又来打圆场:“不如,请陛下圣裁。”

陈萌真想翻白眼:“我可不好意思拿这个去陛下的面前!二位、二位,二位仔细想想,这些人都召回来了,还有地方安置别人吗?冼公,你手上还有詹事府要安排吧?这就不管了?还有郑相,您就不想想太后、皇后两家外戚也要安置的?”

他陈萌,他亲家施鲲,对了,还有他兄弟祝缨,就站一边看着?你们不要太过份啊!

郑熹反应很快:“这些当然要安置的!挪一挪嘛!吏部考核,再黜一些不称职的走。”

新旧交替,人员当然也是要换的。

陈萌道:“我说,咱们先把局面稳下来行不行?”

郑熹道:“好。”

冼敬也先拿出詹事府的名单来,暂不提余清泉了。

祝缨等他们不吵了,才让人通报。

营建山陵是大事,三个丞相都听她汇报。陈萌是支持祝缨的,祝缨既这么安排了就一定是有道理的。陈萌只问一件:“按月支?”

祝缨道:“按月我都嫌多,能三五天一次才好。否则,就算给他们了,他们存放在何处呢?还是户部的库安全。”

郑熹也不反对,冼敬也挑不出毛病来。

事说完了,气氛有点怪,郑熹道:“你做事一向又快又妥帖,可也要保重身体。还有一阵子要忙呢。”

祝缨道:“已经有头绪了,并不累,相公们更要保重自己才好。”

客气一回,陈萌看着实在难受,指着大殿说:“哎哟,又到时辰了,同去?”

又得去哭灵了。

灵前也不太安宁,祝缨看到了卫王等人凑在一处,哭得凄凄切切,间或低头私语。诸王从十年前就不安份,这么些年了,竟然还不放弃!

祝缨真想把他们都抓大理寺去。

卫王还不算,另一个烦人鬼是穆成周。穆成周白瞎一个好姐姐,穆太后当日给了他极好的机会,他给弄没了,给太后、新君丢了个大脸。

身上的官职也被新君一气之下给夺了,如今身上只有一个因太后娘家而赐的爵位。

他蹭前擦后,也想“起复”,新君不搭理他,他就往政事堂这边凑,与陈萌说话尤其的亲切。

郑熹见状,抿出一个嘲讽的笑来,也不管穆成周。

新君看着眼前的一幕一幕,脑袋一抽一抽地疼,心里也烦得不行。他做太子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父亲不是很合格,也会有“要是我来……”之类大逆不道的想法。

等到自己坐在这个位子,才真正的意识到,皇帝不好当!

就说这眼前!

难道他特别的喜欢冼敬吗?没有!但是不能让郑熹一家独大!他倒是比较欣赏陈萌,可陈萌在他的心里离一个“贤相”还差不少。窦朋也是个辛劳的命。要说施鲲本事有了吧,年纪又太大,用不了。一个李丞相,根本就是凑数的,山陵建好就让他休致!

算来算去,郑熹倒还能用,可他不敢把一切都托付了。

他们的背后,各种势力盘根错节,如何平衡,考验着一个年轻的君主。

新君很烦,心不在焉,哭完灵,连奏报的营建山陵事宜都没听仔细,只含糊地点了点头。至于郑熹等人对人事任命的奏报,他也没认真听,只说:“你们写个奏本来我看。”预备拿到名单之后慢慢研究。

因着这一句话,他又给自己惹了个麻烦。

次日,新君举行了一个小朝会。

穆成周腆着脸上前,说:“先帝登基时,曾赐几位相公开府。陛下难道还不如先帝吗?”

开府,谁不愿意呢?

皇帝不愿意。

新君登基与先帝时不同,先帝时是有危险的,在危难之中丞相坚定地支持他,当然要给更多的酬劳。新君登基十分平和,再让丞相开府?

新君怀疑,他这个舅舅是与丞相做了什么交易。

新君道:“先帝尸骨未寒,你说,我是不如先帝,还是比先帝强?!丞相,你们说呢?”

穆成周还要说话,却见自己的好外甥目光极具威压地盯着他,吓得他一个哆嗦,不敢说话了。

郑熹等人忙拜倒在地,开府,他们当然是愿意的,但是穆成周是真不会说人话啊!你让一个原本就不太热衷的新君要怎么接话?

陈萌甚至怀疑穆成周是故意的,故意这么说,让皇帝不好接话,这样开府的事情就可以暂时搁置了。

真有你们甥舅的!陈萌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