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小事(第2/4页)

皇帝道:“什么?”

祝缨加快了脚步,走了。

殿内,窦朋低声说了一件不好的事情——就在前不久,盐州饥民聚众为盗,一伙“数百人”的流民逃进附近的山林里。入冬后乏食,巧了,这不正是秋收、收租税的时节么?那就抢好了!

这群人还是“义贼”,没抢普通百姓,反手把才收上来的秋税给抢了。

皇帝怒道:“怎地会有这样的事情?速派人剿匪才是!”

窦朋道:“是。臣去安排?”

皇帝沉着脸道:“要快!”

“是。”

窦朋回到政事堂就让人把兵部、户部相关人等给叫到了政事堂。得调兵、得转运粮草,对了,如何剿平、派谁去,也得有个说法。

因为报上来的是几百号人,这就不用派什么大军了。窦朋与兵部等商议,就派那位才立了功的小冷将军带两千人去。对付这次的盗匪,两千不算少了,且还有地方上的一些官军,一起凑个三、四千人不成问题。只要指挥得当,能够满足皇帝“快”的要求。

祝缨道:“盐州附近的秋赋已经在路上了,不然的话,就地调用计入账中,还能省去路上的消耗呢。只消户部派一个人去监督调拨就行了。”

窦朋道:“粮草运转,你看着安排。写个条陈就行。”祝缨办这些事他非常的放心。

祝缨只好答应了:“好。不过既然是流民,想要断根,就得安置好这些人。几百号人,就是几百户人家。”

窦朋笑道:“怎么?你又要他们屯田?”

祝缨道:“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来历,不好说,还请顺便问一问他们之前是做什么的。天下之大,总有安置他们的地方。”

窦朋道:“首恶还是要严惩的,否则群起而效,岂不麻烦?”

几人很快定了方案,各人回去写了自己要负责的那一项,往政事堂一报,由窦朋再拿去给皇帝看。

皇帝的面前铺了一幅巨大的舆图,杜世恩正在监督几个小宦官在上面找盐州在哪儿。窦朋知道,上前给指了出来,又将奏本捧出:“陛下,臣等已拟出剿匪方略。”

“哦,”皇帝漫应一声,眼睛却在看着地图上的盐州两个字,“齐王,到哪里了?是不是就在附近?”

窦朋背上一紧,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齐王怎么能冒险呢?”

皇帝却另有一种想法。北地与胡人虽然打赢了,但他对官军并不满意。派女婿去北地看着,女婿完全没有抓住重点,回来说什么条件艰苦敌人凶狠。

忠武军也半死不活的。皇帝本人眼前能看到的只有禁军,也看不出个幺二。

他想让可信任的儿子看一看官军现在的样子,回来好汇报给他。

皇帝道:“不是说小股匪患吗?又不用他冲锋陷阵,让他劳军。”顺便督战。

窦朋暗暗叫苦,这不得再分人保护齐王吗?仗不打都得保护齐王。

窦朋只好又申请再多拨五百人,如此一来,相应的计划就又要变更了,至少祝缨得重新计算粮草。

几人又是一番返工。

祝缨问窦朋:“既然有流民,盐州必有事发生,且也未必只有盐州一地有这样的事情。派兵围剿是治标,安顿生民才是治本,否则此起彼伏疲于奔命。”

窦朋道:“流民……”

两人都有点头疼,流民的产生,必是百姓生活难以为继了。想要从根子上断绝这样的事情,就得整顿当地。比如,查一查当地官员是不是盘剥太甚,又或者当地的兼并是不是太酷烈。

祝缨道:“盐州刺史还没到京。”

窦朋恨恨地说:“他今年必得有一个解释!”

祝缨道:“那要如何安顿当地?朝廷征税在当地并不重,也未见报有大灾。”

窦朋道:“让御史台派人去查吧。你现在就去,把粮草调拨一下。”

“是。”祝缨回到户部,先重新梳理一下盐州及周边的情况,做一个大概的估计,再考虑调拨的事情。她打算借这个机会派个人过去,实地看看情况。

窦朋则特意把小冷将军叫来,仔细叮嘱:“一定要保护好齐王殿下!”

小冷将军眼皮直跳:“他不是去西陲的么?”

“陛下的意思,照做就是。”

小冷将军道:“是。”

…………——

凭空多了一件事情,祝缨就更忙碌了。就在同一天,姚臻之前提到的族弟又来了,祝缨还要见他。

晚间,祝缨回到府里,门上又是好些人在等着她了。

祝缨不慌不忙,先叫过林风:“去一趟郑府,告诉郑相公,盐州有变。”

然后才开始看帖子,这一叠的帖子里居然让她看到了两个熟悉的人名——何京、章炯。

章炯现在是个知府,他没有自己赴京,他的名帖是派了人跟随何京送到京城来的。何京兜兜转转,如今已做到了章炯的上司。章炯不但有帖子,还有丰厚的礼物送到,他写了一封长信,信上并不提要走门路的意思,只写了自己这几年是怎么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