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怎样描述你(第2/2页)

回程的车里,队友们聊得热火朝天:

“Ryan真人比视频里还帅,而且我觉得他普通话说得比肖教练标准。”

“哈哈哈笑死,这话要让肖教练听见了准得骂你,他不成天说,自己说的是‘标准普通话’吗?”

“今晚睡不着了,回去再刷几遍Ryan的比赛合集。”

“你把上次那个视频给我发过来啊,我没存……”

杞无忧没有加入他们的谈话,目光空茫,落在漆黑中闪烁着几点灯火的窗外。

口袋里的手机突然振动几下,杞无忧拿出来扫了眼,发现是乔巍然给他发的信息。

明明离得这么近……

“你发了什么?”杞无忧扭头问道。

乔巍然一笑:“嘿嘿,你快看。”

界面上显示的信息是【图片】,看不到具体内容,杞无忧解锁屏幕点了进去。

消息提示音接连不断地响起,乔巍然一共发过来六张照片。

全部都是徐槐今晚比赛时的高清照片。

起跳区、雪道、领奖台上、赛场之外……

应该是摄影师的手笔,构图精妙,看上去很专业。

其中一张是徐槐从大跳台上起跳时的身影,他踩着雪板跳到最高处,凌空跃起,背后恰好是一轮圆月。他的身影定格在月亮中央,遥远的星夜与近处的灯火皆为他作衬。

杞无忧盯着这张照片一会儿,默默地长按保存。

乔巍然又分享了一个打包好的徐槐视频合集给他,里面是完整的比赛视频,各个时期的都有。

杞无忧曾在网上搜索过Ryan的比赛,但出现的通常只有几分钟的cut,完整的比赛回放只有近两年的沸雪北京和14年的索契冬奥会,而且索契冬奥会的时候,大跳台还没被列为比赛项目,能看的只有坡障和U池。

“你从哪里找的视频?”他疑惑道。

乔巍然:“这些墙内没有,得用梯子翻墙。”冬奥会申办成功之前,国内对单板滑雪这类运动的重视度一直不高,早期没有赛事转播,也找不到完整的回放,想看比赛就只能从外网搬运。

“梯子?”杞无忧一愣。

“你不知道吗?”乔巍然惊讶道,说着把杞无忧的手机拿了过来,“用我的吧,很简单的,来,我教你怎么用。”

“啊,好。”

乔巍然在杞无忧手机里下载了一个需要翻墙才能用的视频APP,教他注册好之后,还给他推荐了几个滑雪领域的博主。

他推荐的其中一位博主是徐槐的狂热雪迷,主页发布的视频十条中有八条都与徐槐有关。杞无忧随手点进去一个播放量高的视频,标题叫做:【单板滑雪·Ryan】一跳封神!你可以永远相信大跳台的王者!

这位博主话多且密,对徐槐的欣赏之情溢于言表:

“看Ryan的比赛是一种享受,我很喜欢他的风格,兼具欧美人的力量感与亚洲人的轻盈飘逸,可以带给人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美的感受。决赛时,他的前两跳通常会挑战高难度动作,几乎从来没有出现过失误,也基本上在前两跳就提前锁定了奖牌,可以说是一个大魔王型选手。”

“这是2013年Xgames单板滑雪大跳台的决赛,Ryan在这场比赛里一跳封神,从此奠定了在大跳台领域的地位。没有人不为此感到震撼,要知道,这是他从平行大回转项目转项来大跳台的第二年。”

“他从四岁就开始练习单板滑雪,18岁的时候,从平行大回转项目转项大跳台,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想,都是单板滑雪,转项一定没什么难度……不不不,平行大回转与大跳台的区别就好像游泳和蹦极,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而他是唯一一个在这两个领域都做到极致的滑手。”

博主把徐槐捧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位置,而他也不负所望,视频中,一套内转平转1620的动作,顺滑流畅,完美落地,第一跳就拿到全场最高分。

第二跳,徐槐更是拿出了他的招牌动作,反脚内转偏轴转体1620,直接锁定金牌。

“朋友们,这是2013年,能在赛场上成功完成1440的滑手都寥寥无几,他是除了Quinten以外,第二个在正式比赛里跳出1620的滑手,而这只是刚刚开始。我想不到该用怎样美好的词语去描述他的巅峰时期……”

这晚,杞无忧难得有些失眠,闭上眼睛很长时间,精神还处于亢奋状态,徐槐在赛场上创造的无数个精彩瞬间在他脑海里一遍遍闪现。

是这样,他想,无论怎样美好的词语放在徐槐身上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