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一章:以战养军(第3/3页)

但是……还是那句话,武臣体系如今的局面,并不单单是他们自己的问题,更多的,是受到文臣的打压。

如今,面对着武臣有可能复起的状况,想要实现,又何其困难,也正因如此,于谦此刻的心情十分复杂。

他知道,天子将这一切对他说出,是无以伦比的信任,可与此同时,他也同样对这种策略可能形成的局面有所忧虑……

就在这个时候,天子的声音再度响起,道。

“朕知道此事不易,但是,于社稷有易,所以,朕要做,而且,朕需要先生帮我!”

看着于谦的这副神色,朱祁钰就知道,他已经明白了一切。

就像他对于谦所说的那样,这一步,是不得不做的,朱祁钰登基至今,他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不是贪渎,也不是南宫的太上皇,而是,文盛武弱的局面!

这对于朱祁钰来说,几乎就是个不可解决的问题,因为他的基本盘,有七成都在文臣这边,当初他登基,是文臣拥立的,土木之役是在文臣的帮助下打胜的,各种大政,也是依靠文臣推行的,反观武臣勋贵这边,不仅大多数和他并没有任何的交情和信任基础,而且,还有不少在南宫和他之间态度暧昧不明。

如果朱祁钰是一个普通的皇帝,那么他最明智的做法,其实就是像前世那样,不断地加强文臣的地位,稳固自己的基本盘,通过文臣控制武将,保证皇权的独尊地位,反正,在大明的这套制度之下,文臣是翻不起什么浪花来的。

可是……他毕竟身上背负着两世的责任,所以,他不能只考虑眼前,文盛武弱长久演变下去,必然会出现两个严重的问题,党争和军队糜烂,当文臣全面凌驾于武臣之上,乃至于二品的武将要对五品的文臣称下官的时候,那些低阶军官会彻底失去上升的希望,进而转向盘剥兵士,只图眼前之利。

而文臣不用再和武臣争权,自身的内部斗争,便会凸显出来,形成剧烈的党争,这两个问题,到了最后,必然会将整个社稷葬送掉。

所以,朱祁钰必须改变,但是,这种改变何其艰难,无论是整饬军屯,整顿军府,又或者是拉拢,提拔勋贵,事实上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而即便是他想到了办法,可真正去实施的人,也依然只能是文臣。

且不说他手里能用的人,就单说勋贵那边,就算他愿意放权,也没有人能够突破文臣的封锁,将他的想法实践下去,而且,启用勋贵,必然会引起文臣的警惕,导致策略实施起来更加困难,更何况,这中间还牵扯到南宫的问题,基本就是一个死循环。

因此,对于朱祁钰来说,他需要一个能够帮他突破这个死循环的人,一个……能够不计较文武之争,能够为了社稷江山的利益而背离自己身份的人。

他觉得,这个人只能是于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