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两章合一(第4/4页)

显然有人在门径里看到他们了。

王瑞立刻回答:“你好,是这样的,我们是夏国燎原机床厂苏联分公司的人,曾经亚历山大先生支援过夏国东阳机床厂,听说我们在这里开了分公司,他曾经的学生胡浩,请求我们替他给老师带一封信,我们是来送信的。”

这话说完,门里很安静。

显然,对方在回忆这件事,等了一会儿,门锁有了声响,不多时,门就打开了一条缝隙,一位七十来岁胖胖的老太太开了门,她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看着他们,“胡浩?”

许如意直接把信递给了她,胡厂长精通俄文,所以直接用的俄语,更何况,信里还夹着一张当年的照片。老太太一眼看过去,眼睛就湿润了,“我有这张照片,我认得这个男孩。哦天啊,他还记得亚历山大,如果我丈夫知道,一定会高兴的。”

许如意和张超男听着就有点不对劲,老太太已经将门打开了,“来吧,来自远方的孩子们,进来喝杯热咖啡吧。”

她说着扭头带着他们进屋。

进去后才发现,屋子里其实也就是二十平米大小,一个客厅加卧室,还有两个门应该是厨房和卫生间。让人注目的是,整个客厅到处都是书架,这里简直被书淹没了。

苏联人爱阅读果然名不虚传。

当然,他们还看到了那位亚历山大的照片,应该是年轻时候拍摄的,很儒雅帅气。只是这里,并没有他生活的痕迹,许如意有点猜到了,果不其然,让他们坐之后,老太太就颤悠悠地一边给他们冲泡咖啡,一边说道:“他已经去世三年了。”

其实许如意有料到——来夏的肯定是专家,年轻的也要三十来岁,岁数大点的五六十岁都有,更何况苏联这地方高纬度,气候并不适合生存,许如意记得一个数据,80年代他们的人均寿命是67岁。

只是没想到第一位就碰上了。

老太太却是很乐观:“他心脏不太好,在三年前的一天早上,醒来后我发现他已经离开了我。这当然是个悲伤的故事,不过这对他来说很好,没有受苦。”

“曾经刚回国的一段时间,他都很惦记这位学生,经常和我提起。”老太太笑着说,“我想,如果他知道,会有这样一封故人的信,肯定会更高兴的。”

王瑞和张超男就跟她聊了聊她现在的生活:“我一个人生活,我的儿女过世了。我的日子很好,你们不用挂念。”

她是这样说的。

但出来后,张超男却摇头:“很一般,咖啡是陈的,应该是很久以前存下的,我看屋子里的东西也都破旧了。”

许如意也看出来了,她想了想说:“有的生活不错,有的是普通工人过得去,有的陷入贫困,差距是必然的,不如这样,记住他们的地址,遇到节日无论穷富,按着他们的目前的状态,送去问候和礼物。”

张超男算了算:“不少人啊,不少钱。”

许如意拍拍她的肩膀:“我们就是在传递夏国人的善意啊,这些老朋友们无论当初是因为国家的命令还是什么,的的确确帮了我们,那么我们付出一些又算什么?有了这样的口碑,以后才能更好打交道。”许如意是知道往后几年物价会到什么程度的,“别忘了给他们留下我们的电话号码,一定要告诉他们,有事情可以来找我们求助。我们是他们的朋友。”

张超男是很了解许如意的,她做事一定是出于善意,但绝对不会无的放矢。

她能感觉到这很重要,这就够了,“我明白了,你放心吧。”

这样的寻朋活动,就这么静悄悄地开始了,如同他们想象的一样,几十年过去,境遇各不相同,但每一个知道他们是来自夏国,带来了故人的信件后,都会非常的高兴,他们会喋喋不休地讲述当年相处的故事,讲述他们见过的夏国,也会去问询老朋友什么样,夏国现在什么样子了。

这时,韩小虎和娜塔莎回国的照片就是最好的说明。

对,夏国在发展,夏国人也没忘了这段友谊,请我们延续这段友谊吧。

当然,这会儿所有的电视上都播放了来自燎原机床厂的广告,甫一播出,就成为了焦点——整个广告非常的简单直接,就是燎原厂的宣传片。看看我们漂亮的厂区吧,看看我们先进的机床服务厂吧,看看我们高精尖的产学研中心吧,看看我们在国际机床展被挤爆的场景吧,顺便也看看我们人均面积25平的住宿环境,和生活的非常美满幸福的职工们吧。

看到广告的苏联人只有一个感觉:这……居然是现在的夏国?这也太可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