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2/4页)

上官器坐下来,直截了当地说明了来意,他要通关。

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卓晴知道上官器这类人在心里是看不起她和卓童的,无非他们是纨绔加旁门左道而他自己才是传统观念中的子承父志。保持一身正气根本就是他的注册商标,从一开始他们就承认这种距离。卓晴没有说话,只是嘴角泛起一丝不为人察的笑意。

上官器的表情也有些无奈,的确,他说过,我就不相信走正道就做不成生意办不成事?!可他现在的处境多少有点自打耳光的味道。由于他的倾力投入,公司的规模正在逐年扩大,业绩也在一天天显现,同时独具慧眼的他对于高科技产品在本公司的渗透抱以巨大的热情。然而,他手下的IT厂,部分散件入关时,海关要求提供的单证太多,手续太复杂,有时要对货物采取全检。而散件非常精细,全检的难度很大,这就需要时间,有时一压就是几个月,即便是守法的企业也苦不堪言。因为这个行业格局变化快,三个月就可能速朽,同时IT产品的货值高,占用资金量大,货物在海关停留的时间越长,企业的资金周转越困难。

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上官器还直接抓了一个试验室,硬件相当可观,网罗的人才也让人叹为观止,如果哪一天上官器领导的试验室宣布找到了攻克艾滋病的新药,你不要认为是天方夜谭,上官器的确是有鸿鹄大志的人,而他手下有一帮跃跃欲试的科技尖兵。就是这样一个重要试验室的试剂却压在海关达半年之久,据说他们从未见过这种试剂,便怀疑这种试剂里面藏有冰毒,却又拿不出任何证据。这真让上官器哭笑不得,目前试验室的科研人员不仅无事可做,有些性格躁动的人因此对国内的管理和效率失去信心,从而改变了人生的大方向,准备辞职出国。有人说,按照海关现在的速度,即便是试剂到了我们手上也已经过期失效了。

所有这一切,上官器当然不会跟彭卓晴娓娓道来,他的确是不屑于跟这些人打交道的,他们也一定以为他还是耐不住寂寞,最终向金钱低了头。可他的父亲是从来不写条子的,无论碰上任何事他都得自己想办法。父亲是大老粗出身,靠的是实干和廉洁,认准了这是他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石,所以在一片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呼声中,他始终不破这个例。上官器走投无路,只好出此下策。

他拿出货单等文件递给卓晴,这些都是卓晴无比熟悉的,她也很快在计算器上按了一个数字,算是通关费。这个数字不仅让上官器脱口而出:“你们也太黑了。”

卓晴一听,心里就不太高兴,她觉得自己对上官器已经十分优惠了,这里面也已经包涵了上官书记的面子,可是看起来上官器一点不领情。卓晴不快道:“我们也是顶风作案,现在上面抓得很紧,中央刚刚开完打私工作会议。”

上官器理直气壮道:“我恰恰不在被打击之列,只是等不起而已。”

卓晴道:“时间也是钱。我知道你是代表组织走私,为的是为地方经济作贡献。”后面的话她没说,她觉得上官器其实很注重自己的形象和业绩,这个世界上压根就没有什么都不图的人。

上官器道:“我再说一遍我不是走私,走私和通关是两回事。”

卓晴一字一句道:“你找到万顺就是一回事。”

上官器愣住了,他没想到彭卓晴会这么嚣张。好歹他在本地也是一个人物,还没有谁对他这么不客气。

其实彭卓晴并不是一个斤斤计较的女流之辈,在圈子里还颇有行侠仗义的美称。这一点她很想得通,既然你开门做生意,那就来的都是客。所以不管是谁的走私货被扣了,也不管这关系拐了多少道弯,只要找到她,她都一口应承,而且先不谈钱,事成之后送来的钱总是比她要的还多。吃这碗饭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条绿色通道,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事。对于卓晴的豪爽之举,掏腰包也掏得心甘情愿。

也正因为如此,尽管万顺公司开张的时间不长,但却财源滚滚。

偏偏卓晴就是看不上上官器那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她知道他被人宠惯了,走到哪儿都有叔叔阿姨照顾,到处都是他爸爸的老部下,就算出现真空地带,他那张电影明星的脸和伟岸的身躯以及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也能让他把事办成。可他从不会心存感激,目光始终炯炯有神,不带丝毫温情,似乎这一切天经地义,你没有好好待他那就是你的错。

在卓晴的身上当然也有优越感,但是不可忘记她同样具备贫民意识,并且根深蒂固。这是因为她是跟父亲成长并生活的,父亲的生活相当清贫,他们得计算着过日子。即便是这样,父亲也还要接济比他更加困难的穷酸文人,他的一个也是搞翻译文艺作品的朋友英年早逝,他便每个月拿出一定的生活费帮助朋友留下的孤儿寡母。卓晴至今还记得,有一次父亲去买菜,只带回来几根葱,他说,卓晴,我们下猪油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