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第3/6页)

温凉抿唇,这便是和顺千里迢迢不惜暴露自身也要把温凉给叫回来的原因?

“你想说什么?”

“你很清楚。”和顺看着眼下的情况默然说道,“你和胤禛……”她停顿了数息后直接喊出了胤禛的名字,“你不该和他走得太近。”

即便和顺身处广东,对如今京城的局势也很是清楚。不论康熙帝究竟有什么样的心思,眼下他对储君都带着不清不楚的意味,温凉在其中掺杂太过不是好事。

便是康熙帝如此看重温凉,也没办法带来太过的变化。此前康熙帝是如此的看重胤礽,可最终胤礽依旧被废,当然这也有胤礽自身的过失,可终究也说明康熙帝不是一个会手下留情的人。

温凉在江南的动作,哪怕康熙帝知道,又焉能知晓他不会日后再计算?

温凉的确没想到,和顺是真的为了此事来找他,这表现得好像和顺的确很是挂心他一般。只是哪怕这是事实,可对温凉来说没有任何用处。

青年站起身来往屋外走去,漠然地开口,“如果只是因为这般的话,我该走了。”他安静地继续说道,“你在这里的消息,不会有任何人外传,贝勒爷那处我会和他交谈,此后不必联系了。”

和顺安放在桌面上的手指蜷缩着,就在温凉即将出去的时候忍不住开口,“你到现在都不愿意叫我一声额娘?”

温凉在原地站住,认真地说道,“想称呼你额娘的人已经死了,如今站在这里的人,是温凉。”然后他毫不犹豫地走出门外,没有回头。

温凉回到落脚处后,心里盘算着眼下的事情,或许他需要及早地回京,广州的事情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复杂,哪怕最后和顺的出现的确出乎意料,但也比最坏的设想好。

绿意给温凉端来晚饭,温凉刚站起来,门外便有人送来了信件。

温凉接过绿意递过来的东西,仔细看着上面的字迹,片刻后发现这是和顺的字。他的记忆力很好,当初和顺曾在他眼前写过字,这如今也残留在他的记忆中。

温凉默默地拆开了信,扫视了一遍书信中的内容后,骤然蹙眉,温凉真的没想过,和顺在私底下弄出了这样的事情来。

和顺是个很独立的女性,即便她曾经采取的方式不是那么的合适,可终究她还是救下了温凉,也保护了自个儿。只是在温凉和她自己中间,和顺还是选择了自己罢了。这不代表着她作为一位女性没有什么能力,相反,她在此后十数年内并非一事无成。

只是这成就有些太过了,甚至温凉都不曾料到。

和顺这些年把广东的商队收编,绝大部分从广州出海的船队都有着和顺的手笔。这无疑表明了一点,为何和顺能够这么清楚温凉的情况,毕竟她的人马天南地北地跑动,想关注到温凉的确很容易。

而和顺把这把控制的枢纽钥匙交给了温凉,此后不知所踪。温凉次日前往尚府,已经人去楼空,不说是和顺的人手,连府内其他的侍从都不见了。

没有了和顺的维持,这尚府便真真正正成为了一座空屋。

温凉站在尚府前面沉吟,低头看着即将等待着他去收编的船队,猜不透和顺的想法。只是他清楚和顺究竟去哪儿了。昨夜码头有船只出海,底下的人询问过温凉的意见,最终他并没有选择做些什么。

和顺想离开,他没有阻止了理由,她如同个生错了时代的女性,如果能推移数十年……温凉止住了自个儿的念头,随意地抬头看着天空湛蓝的模样,至少这对温凉有个交代了。

他伸手按住胸口,然后慢慢地回到马车上。对以前的温凉。

温凉身处广州的时候,南巡的队伍刚好在江宁境内落脚,接待康熙帝的人自然是曹寅。康熙对曹寅的看重可见一斑。不论是什么时候,康熙帝在接见各路大臣的时候,曹寅都在康熙帝身侧陪伴,这让原本正在看曹家笑话的人不敢再言。

只要曹寅在一日,曹家便不会真的出事。

夜晚,胤祯胤祥两人取了的康熙帝的同意,早便带着人出去了,眼下还在这园林中停留的人也只有胤禛,连胤禩都带着人出去,不知前往何处。

胤禛踱步在桌子前坐下,他刚收到了温凉送来的信件。一般在有选择的时候,胤禛会选择不在这个时候和温凉有什么过多的联系,毕竟他现在正在南巡的队伍中,这些来来往往很容易被其他人所破解。

不过眼下和这个显然是什么极为重要的情况,不然温凉也不会在这个时候送到胤禛这里来。

胤禛刚拆开的时候眉目清寒,然神色轻松,看起来很是安然。可随着他看完了整篇谋划后,他深呼口气,又认真地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默默地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