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2/4页)

首先是一个白头发,精瘦的老水电专家发言:“水电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一劳永逸,以后凊洁能源会越来越值钱,再不下决心,以后会后悔的。”老专家一发言,其他的专家都表示赞同,意见很一致。

接下来是旅游方面的专家发表高见。只见一个年轻的专家出来就是一篇大文章:“这禹王是什么人,是中华民族的圣帝,人民心中的治水英雄,历史悠久,功劳卓著,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么神圣的帝王,如今找不到一个祭拜的地方,开发这一资源不仅可以赚钱,还可以为中华民族做一件盛事,积德。”然后,他从桃花寨建筑的风格说到特殊的地域文化,从民族服饰说到餐饮特色,再说到西风寨错落有致的建筑美学,民族文化生态的原汁原味,对响水河流域自然风光的唯美描绘,对热水塘开发的商业价值,说得一个个投资人云里雾里,心旷神怡。其他的专家尽管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大家都认为值得开发,开发前景广阔,商机无限。

股东、董事、专家三方的意见很快达成一致。

这种结局是丁书记、余县长、金总经理他们都没有想到的。晚上,他们烧起了熊熊的篝火,开启了清醇的咂酒,跳起了欢快的锅庄,烤羊的味道弥漫在广场上。

二先生已经几十年没有看到这种场面了,这一高兴,他倒跑到领跳锅庄的头上,拉着姑娘的手,唱响高亢的酒歌,半躬着腰,迈着柔和而刚健的脚步,跳起来了。

二先生和几个董事给县上抛出了一个开发方案和投资计划,水电资源的开发投资在三十亿左右,其中资本金按百分之三十计,股东们可以出十个亿,旅游资源的开发总投资十个亿,股东们出五个亿,剩下的二十五个亿由公司出面贷款,需县上协调银行解决十个亿,另外十五个亿可以考虑从总部贷款解决。根据股东们的意见,水电和旅游开发一次性投资大,周期长,特别是开发初期只有投资没有回报,公司全扛着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要求县政府占百分之十至二十的股份,只出资本金,不负责融资。

丁书记和余县长对着方案发愁,银行贷款融资是可以协调,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此项工作都没有问题,就是这股份问题,特别是资本金的问题让他们无法解决。丁书记又去找到二先生,让二先生是不是可以不考虑这条,二先生不明其故地看着书记:“你这么大个书记这点资本金都解决不了?再说,我这股东会跟你的常委会是一样的,定了就不能改了。”

“是不是还可以少一点?”

“就百分之十吧,这是下限,如果书记这点都不答应,话就不好说了。”

丁书记汗都急出来了,马上召集常委会研究如何解决资本金的问题。会上,余县长把财政盘子都端出来,这个财政不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吃饭财政,而且还得挪用专款,近六千人吃财政饭,收入不到一千六百万元,这个家难当。

大家又怕二先生拆漂,好不容易弄回来这么个大的,让他跑掉那是太不划算了,大家总的还是认为应该想办法解决才是。但就是想不到好的办法。

丁书记看见大家一谈到经济工作就一坛子萝卜抓不到姜了,心里实在恼火,他不得不抛了一个融资的方案:“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我最近看到一些报道,沿海一带时兴搞职工集资,有些地方还搞了地下钱庄,我们是不是可以学学呢?没有开明的意识,不可能有开放的思想,更不可能有开发的成效,不开发,财政收入永远都上不去,我们就永远走不出恶性循环的怪圈。”

余县长首先表示赞同。

大家举手表决,一致通过。

丁书记最后说:“所有吃财政饭的都要做点贡献,县政府研究一个集资方案,报给市政府批批,分管金融的县长和相关部门的同志一起到市人行去汇报汇报,征得他们同意和支持,大家按照分工,分别去做宣传工作,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到家。”

市政府同意了三江县的请示,市人行也表示支持,只是要求注意方法。丁书记和余县长、胡副县长专程去桃花寨给二先生报喜,二先生拍着手称赞:“办法总比困难多嘛,这不一逼就逼出来了吗?”

余县长接话道:“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难上难呀!”坐下后,阿秀把洗净的桃子端到他们面前,大家各自拿了一个大口大口地啃起来。

二先生回桃花寨这几天,一天也没有清闲过,亲戚来看他的,朋友来看他的,更多的都是带着孙儿、孙女或者沾亲带故找他说情,把孩子带到他厂里去找个活路做,挣点零花钱。

宝姝通过这一段时间的静心调养,显得很平静,和病以前没有多大的区别了,所不同的是更加稳重,凡事爱动脑筋了,小姝去乡里找到多吉帮她打通电话再咨询咨询医生,医生建议让宝姝最好是到远一点的地方,让她不要被眼前的事、以前的人所刺激。只要能够平平静静,清清新新地再好好恢复一年,应该就没有多大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