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天吾 一针刺下就会见血的地方(第2/8页)

光头一上来就向小松提了个问题:“你为什么被带到这里,我们是谁,这是什么地方,你是不是大致心中有数?”并不知道,小松答道。光头用缺乏深度的眼睛盯了一会儿小松的脸,然后问道:“不过,假如要你推测一下,你会怎样推测呢?”遣词用字虽然客气,却含着不容分辩的余韵。那声音就像长期忘在冰箱里的金属尺,硬到极点,冷到极致。

小松稍稍犹豫一下,老实地回答:假如要我推测,我想会不会跟《空气蛹》那件事有关。因为想不到还有别的事。那样的话,你们大概就是“先驱”的人,这里恐怕是在教团属地上吧。当然,这只是假设。

光头对小松的回答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一言不发地盯着他的脸。小松也默不作声。

“那好,我们的谈话就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进行吧。”光头平静地说,“接下去的话,说到底只是在你那个假设的延长线上展开的。我们设了个前提条件——如果假定是这样。没问题吧?”

“好。”小松说。他们打算尽量转弯抹角地交谈下去。这是个不坏的征兆。如果不准备放我活着回去,就不必采取如此繁琐的步骤了。

“你作为在出版社供职的编辑,负责出版了深田绘里子的小说《空气蛹》。没错吧?”

没错。小松承认道。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根据我们的了解,《空气蛹》为了赢取文艺杂志新人奖,采用了某种不正当手段。把应征稿送交评委审阅之前,在你的指示下,借第三者之手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写。而这部被偷偷改写过的作品获得了新人奖,成为社会话题,出版了单行本,成了畅销书。没有误会吧?”

“这要看如何理解了。”小松说,“应征稿件接受编辑的建议进行修改,并非绝不允许的做法……”

光头竖起手掌,打断了小松的发言。“遵循编辑的忠告,由作者自行修改原稿不能叫不正当手段。你说得没错。但为了夺得新人奖而由第三者介入改写文章,这怎么想都是背信弃义的行为。更何况你们还设立了空头公司瓜分该书的版税。我不清楚法律上如何解释,至少在社会道义上,你们肯定会受到严厉谴责,毫无辩解的余地。报纸杂志会大肆炒作,你们出版社将信誉扫地。小松先生,这种事你肯定是心知肚明的。在事实方面,我们已经掌握了大量细节,完全能附上具体证据公诸于世。所以你不必再强作辩解。这种托辞对我们是行不通的。对双方来说都是浪费时间。”

小松沉默着点点头。

“如果弄到那个地步,你当然只能辞职了,非但如此,还将被逐出这个行业。哪儿都不会有你的容身之地。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

“恐怕是。”小松承认道。

“不过,目前知道这个事实的人还很有限。”光头说,“你、深田绘里子和戎野老师,还有负责改写的川奈天吾,以及另外几个人。”

小松斟词酌句地问:“按照假设去推论的话,你说的‘几个人’就是教团‘先驱’的人吧?”

光头极不明显地点点头。“按照假设去推论的话,大概是这样。且不论事实究竟如何。”

光头顿了一顿,让这个前提渗进小松脑中,然后继续说道:

“而且,如果这个假设正确,他们可以在这里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你。可以把你当作客人留下,想留多久就留多久。这不费什么事。如果想节约时间,还有几种别的选择,其中也包括对彼此来说不算愉快的选择。总之,他们完全有这样的力量和手段。这些你大概能理解吧?”

“我想能理解。”小松答道。

“很好。”光头说。

光头默默地竖起一根手指,马尾走了出去。过了一小会儿,拿着一架电话机回来,将电话线接在地板的插口上,把听筒递给小松。光头叫小松给出版社打个电话。

“就说好像患了重感冒,连续高烧,躺了几天。还要一阵子不能去上班。就告诉他们这些,然后挂掉。”

小松叫同事听电话,将该传达的事简单地说完,也不回答对方的提问就挂断了。光头点点头,马尾于是拔掉地板上的线,拿着电话机走出房间。光头像检查似的盯着手背注视了一番,对着小松开口了。声音里现在甚至能听出类似温情的东西,尽管十分微弱。

“今天就到此结束。”光头说,“接下去的改日再谈。在那之前,请你把今天谈的事好好考虑一下。”

然后两人出去了。以后的十天,小松是在这个狭小的房间里沉默着度过的。一天三次,那个戴口罩的年轻人照例将算不得美味的饭送来。从第四天开始,给了他一套大约是睡衣的棉布衣服,算作让他换洗。但是直到最后也没让他洗澡。只能在厕所小小的洗脸台洗洗脸。日期的感觉越来越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