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青豆 只有一双眼睛(第2/4页)

“那家伙和你一样优秀吗?”

“只要不惜下功夫,了解收集情报的窍门,受过长期的逻辑思维训练,这种程度谁都懂的。”

“这种人,我猜世上不是太多。”

“有一些。一般称为行家。”

青豆在椅子上坐下,将手指贴在鼻头上。那里还残留着屋外的寒意。

“于是那家伙不在宅第周围露面了?”她问。

“他知道自己已经曝光太多,也知道监控摄像头在工作。所以在短时间内将能搜集的信息统统搜集到手,然后转移到别的猎场去了。”

“这么说,那家伙现在已经察觉我和夫人的联系。还察觉那超越了体育俱乐部教练和富裕顾客之间的普通关系,并和庇护所有关。我们实施过某个项目的事他也察觉了。”

“恐怕是。”Tamaru说,“据我所见,这家伙已经逼近了事情的核心。一步一步地。”

“但听了你的话,我有这样的印象:这家伙似乎不是某个庞大组织的一员,倒像在单独行动。”

“对,我的想法也大致相同。除非有什么特别的企图,否则一个庞大的组织不可能起用外貌如此醒目的家伙进行秘密调查。”

“那么,这家伙是为了什么原因、为了什么人,来做这种调查的呢?”

“不知道。”Tamaru答道,“现在我们只知道这家伙非常能干,非常危险。再进一步的话,现阶段就只能进行推测了。我保守地估计,‘先驱’很可能以某种方式介入了此事。”

青豆想了一下这个保守的估计。“而且那家伙换了个猎场。”

“对。至于他移到了哪里,我就不知道了。但按照逻辑推测,他接下来可能去的地方,或者说目标所指,是你现在的藏身之地。”

“你告诉过我,几乎不可能找到这个地方。”

“没错。夫人和那所公寓的关联性无论如何也查不出来。所有关系都彻底地抹去了。但这只限于短期内。如果在那里待得太久,难免会露出破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比如说——作为一种可能性,你说不定会稀里糊涂地跑出门去,碰巧被人认出来。”

“我没有出去过。”青豆干脆地说道。这当然不是真话。她曾经两次离开这个房间。一次是为了追寻天吾跑到对面的小公园。还有一次是为了寻找出口,乘出租车到首都高速公路三号线三轩茶屋附近的临时停车处。这些自然不能告诉Tamaru。

“假如是这样,那家伙会怎么寻找这个地方?”

“如果我是那家伙,会把你的个人信息重新调查一遍。你是什么样的人?从什么地方来的?以前做过什么事?现在在考虑什么?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放在桌子上排队,彻底地验证与分析。”

“就是被剥得一丝不挂?”

“是啊。在明亮冰冷的灯光下,把你剥得一丝不挂。用镊子和放大镜把每个角落都查遍,找出你的思维和行动模式。”

“我不太明白。像这样对个人模式进行解析,就能找出我现在的藏身处?”

“这很难说。”Tamaru说,“也许会,也许不会。得看具体情况了。我不过是说,是我的话会这么做,因为想不出其他方法。不管是谁,都会有固定的思考和行为模式,而只要有模式,就会从中产生弱点。”

“怎么像学术调查一样。”

“没有固定模式,人就活不下去。就像音乐里的主题一样。但它同时也钳制人的思考和行动,制约自由,重组优先顺序,有时还会歪曲逻辑性。结合这次的情况来看,你说你不想离开现在的住处。至少到今年年底,拒绝转移到更为安全的地方去,因为你在那里寻找什么。在找到那个东西之前,不能离开那里,或者说不想离开那里。”

青豆沉默不语。

“那到底是什么东西?你究竟有多强烈地在寻找它?详细情况我不了解,也不打算问你。不过在我看来,那个什么目前就是你个人的弱点。”

“也许是。”青豆说。

“大头娃娃可能就会冲着这个部分攻过来。冲着束缚着你的个人因素,毫不留情地。那家伙会认为这是个突破口。假如那家伙真像我想象的那么优秀,根据零碎的信息顺藤摸瓜,最终能找到那里的话。”

“我估计他找不到。”青豆说,“大概不会发现把我和那个东西连接起来的渠道。因为那是珍藏在我内心深处的东西。”

“你能以百分之百的自信这么说吗?”

青豆沉吟着。“没有百分之百的自信,大概百分之九十八吧。”

“如果是那样,看来有必要认真地担心那百分之二。刚才我就说过,依我看,那家伙是个行家。优秀,而且吃苦耐劳。”

青豆沉默不语。

Tamaru说:“行家就像猎犬一样,能闻到普通人闻不到的气味,听到普通人听不到的声音。如果用和普通人相同的方法做相同的事,成不了行家,就算成了也做不久。所以你还是小心一点好。你为人谨慎,这一点我很清楚。只是最好小心再小心。最重要的事情不是靠百分比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