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法拉格特(第9/10页)

1879年12月29日,古斯在给理查德·基尔德的信中说:“我现在脑子里所想的一切就是,带花边的胳膊、腿、衣服、鹰的图案、帽子等等,别的什么也不想,就想那个塑像。”

在同一天给拉法格的信中,他吐露说:“我对我所做出的作品什么地方好没有什么概念,有时我觉得好,过一会儿,一般,再过一会儿,就觉得不好了。”

到1880年1月的最后一周,陶泥雕塑的像基本让雕塑家满意了。所有的都满意,就差一条腿很麻烦。古熙说:“法拉格特的一条腿很让他烦,他肯定咒骂过无数遍了。不过昨天,第一次他把腿和裤子做得是那么合适,我去工作室的时候,他在唱歌,我知道,他非常高兴……”

上将直立起来有8英尺高,双腿分开,左腿(最让他头疼的那条腿)微微在右腿之后,14英寸长的大鞋尖直指前方,身体左边悬剑,左边的大手抓着望远镜,比例正合适,颇有英雄气概。

他似乎是站在海上战船的甲板上,头微翘,眼睛直视前方,勇敢地面对一切。双排扣的大衣似乎真的被风吹开了,后摆在风中飘着。在注重袖口上的花边、扣子、腰带和挎剑的剑鞘这些细节的同时,在整体上有一种简洁,蕴含着巨大的内力。尽管塑像的尺寸放大了,看上去犹如活生生的人站在那里,例如,上将没有系上大衣的第三颗扣子。

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坚毅,极富表现力,脸上的表情就像充满了力度的站姿一样,让人一看就有一种指挥官的气势。

把塑像铸成石膏像计划于2月9日星期一开始。古熙从工作室报告说:“这里有19大袋石膏,还有许多铁条,这些都将铸到塑像里面。要用四天的时间来做模子,然后……铸造石膏像。”

铸完之后,古斯马上就开始加工,做完之后,他向斯坦福·怀特报告说:“觉得好多了。”

现在允许一些报纸的记者来看一看,大家都心知肚明,在塑像完成之前什么评论也不能发表。“我从未见过这么好的塑像,在法国也没见过,”《纽约世界》的记者立刻写了出来:“塑像完美自然,看起来不像是泥土雕塑的,而是有血有肉的人。”这是第一篇夸赞的评论,但古斯很恼火记者在这个阶段就发表评论。

几天之后,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要进行下一步了,结果出现了事故。在把塑像从脚手架上移动的时候,它滑了下来,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把那条让人头疼的腿又摔裂了。有20人在用绳子和滑轮移动它,似乎谁都没犯什么错。古熙在信中解释说:“它实在是太重了。”圣高登斯和其他人抓紧工作,修复了摔坏的地方。

让大家都高兴的是,天气一下子好像成了夏天。古熙写道:“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所有的植物泛出了新绿……每一扇窗户……整天大开……巴黎的春天似乎还没有这样过。”古斯“为他的塑像感到高兴,非常高兴……”

古斯决定把法拉格特的一个石膏像和五个浮雕交到巴黎艺术品展览会上。有一小段时间,在进入展厅之前,雕像暴露在了室外,古斯是第一次在室外看到自己的作品。古熙写道:“他感觉非常开心,说他现在知道了,自己做得不错……”

他参展的作品获得了好评,法拉格特尤其得到了法国评论家的高度赞誉。圣高登斯记了下来,《两世界杂志》的埃米尔·米歇尔写道:“美国人有大胆创新精神,法拉格特的塑像就表现了这种精神。”《艺术》的保罗·勒卢瓦说:“塑像是水手的化身,其制作已经好得不能再好了。”

到了5月中旬,石膏像准备运到有名的格吕艾特铸造厂进行铸铜了。圣高登斯觉得这个过程十分重要,所以他坚持亲自指导整个过程。古熙告诉父母,花费是1200美元,她要和他一起去铸造厂观看:“你们知道,这是让人兴奋的……”

圣高登斯参与了铸造的整个过程,每天心惊胆战。两周之后,塑像的下半部在铸造时又出了问题,又得重新来,又额外多了不少花费。到最后整个铸造完毕,塑像完全铸上了铜,像圣高登斯希望的那样,整个外表完美无瑕,上将的扣子和肩章发出了微微的亮光。

最后的成品——8英尺3英寸长、重900磅,小心地包装起来,通过铁路运到勒阿弗尔,装船运到纽约。这是到那时止,从法国运来的由美国人制作的最大的铜铸雕像。

到仲夏,一切就绪,古斯和古熙出发回国。

9月29日,一个男婴在罗克斯巴里出生了,洗礼时用了外祖父的名字取名为赫马。接下来的几个月,古熙和孩子待在娘家,圣高登斯急忙在纽约找了一个工作室,集中精力加工法拉格特的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