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第4/5页)

小说在英国的出版商麦克吉朋-基公司(也是我前两本小说的出版商,后来被格拉纳达出版公司吞并)制作时,我曾和本书的编辑蒂莫西·奥基菲讨论过有没有必要在书皮的广告文字中强调这些戏仿手法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他反对这么做,我接受了他的意见。但我后来觉得读者应当得到一点提示,以便在阅读作品时知道该去寻找什么。小说的评论家中鲜有人充分注意到这些戏仿手段运用之广;更令人惊讶的是,相当一部分人对此只字不提。一些人抱怨《大英博物馆在倒塌》多少是一本没什么创意的二手传承小说,可他们没有领悟到这一效果乃是有意为之,而且贯彻始终。之后,小说在美国出版时,书皮的广告文字特意强调了这些戏仿内容,引起了读者的注意,总体上也得到了认可。

我在写作这部小说的早期,初步选用的题目是《大英博物馆魅力不再》,那是乔治·格什温和艾拉·格什温创作的一首歌曲(3)中的一句歌词,我特别喜欢埃拉·菲茨杰拉德那种抑扬有致的演唱风格,而且我在布卢姆斯伯里埋头苦干的两年中,自己也经常挂在嘴边哼哼:

大雾弥漫的伦敦城里,

我低沉,我压抑,

吃惊地望着清晨的阴霾,

大英博物馆魅力不再。

小说的清样被送到旧金山我暂住的地方,改好后又寄回伦敦,书即将进入最后的制作阶段,这时蒂姆·奥基菲突然想起来问我,有没有获准在标题中使用格什温的歌词。我说没有。

我立即写信给纽约的格什温出版公司,请求他们的允许,但遭到拒绝。我恳请他们改变初衷,可他们固执己见。我失望极了,因为这个标题,及其出处——那首歌,和这部小说的整个构思和写作过程息息相关。在我的意识里,是格什温的歌曲,而非《尤利西斯》,让我想到把发生的所有事情设定在一日之内,而且它还给了我大雾的灵感,这是小说中故事氛围和情节安排的重要一环。但是时间紧迫,蒂姆·奥基菲催着我赶快另想新的书名。我建议用《子宫日》,但是出版方对此不满意。蒂姆写信来说,如果我们不能立即定下新书名,出版就要延误至下一年。情急之下,我发航空信寄去了一张清单,罗列了大约一打书名。我记得里面有从《失乐园》里引用的两个:《当家亚当如是说》和《亚当突然从阴冷中苏醒》。蒂姆·奥基菲发电报来说,他倾向用《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不管怎么说,书名不算差,尤其是如果回忆起那首童谣《伦敦桥在倒塌》的话,据说它最初源于关于男性生殖力的双关语。但是在我当时(现在依然如此)看来,这个书名充其量只是个次优的选择。

这还不是我在这部小说的出版过程中遭遇的唯一挫折。事实上,《大英博物馆在倒塌》出版后,不知为何时运不济,几乎无人问津,换了更迷信的天主教作家的话,也许会把这当作上帝不悦的启示。

读者或许知道,在英国,通常一部新小说出版后,立即或不久之后就会有人在全国性报刊上撰写书评,而由于出版的小说数量总是超过任何一种刊物可以容纳的评论篇目,因此新书之间会出现一种达尔文式的弱肉强食,竞相寻求公众的认可,在出版高峰期尤其如此。一部小说出版后,如果两三周内还不见评论,那日后也很难再受到广泛关注,而且很可能从此完全湮灭。因此,读者很容易可以猜到,当《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于一九六五年十月出版后的十天内,我没看到一篇述评时是何种心情。沮丧之外也有困惑,于是打电话给蒂姆·奥基菲,他自己也正纳闷,除了有好几部重要小说在同一时间面世之外,他也找不出其他理由。他含糊其辞地提到,如果过几个月情况仍未改观,就重新发行专供评论的样书。

出版商当然不愿就是否给自己出版的图书发表评论直接向文学编辑们交涉,因为这样一来,好像有操纵文学舆论之嫌。作家们出于同样的原因,即使和一些文学编辑有点交情,通常也不好意思干预,请人对自己的作品发表评论。但是又一个星期过去了,各家日报和周刊的书评版上对我的小说仍然只字不提,我再也坐不住了,也不管什么行业规矩,决定给我认识的几个文学编辑的办公室打电话,询问我的新作的命运究竟如何。我先是打给当地的一家日报,接电话的姑娘说,没有记录显示他们曾收到过这本书。我又给全国性的一家报纸和一份周刊打电话,得到的是同样的答复。我既感到事情还有希望,又觉得愤怒,便情绪激动地把这个消息转告给蒂姆·奥基菲,他那边也立即四处询问,然后打电话来确认说,居然没有一本专供评论的样书寄达了目的地。两周来,我一直焦虑不安地期盼着关于一本书的评论,而这本书,对报界而言,根本不曾出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