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事(第3/8页)

母亲对于圣歌班也颇表赏同。这个班在夜晚聚会,虽然热闹的程度比起一般歌唱会差一大截,但会费便宜得多,并且平常练习和正式演唱时,也不乏和良家少女聚集的机会。因此,他母亲立刻带着孩子来到主持人兼指挥的寓所。主持人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学校教师,他很亲切地接待他们母子。

“哦!王格尔德先生!”他问,“这么说,你是想加入我们的圣歌班一起学唱歌?”

“嗯!是的!请……”

“你从前唱过歌吗?”

“是的!但不当……”

“那么,你唱一首看看。任何一首你还记着的歌都可以。”

王格尔德又像少年时一样,满脸晕红,连一句也唱不出来。那位教师再三再四从旁劝说,最后似乎显得很不耐烦,大有生气的模样,他才抑住不安,望着静坐在旁眼中露出失望神色的母亲,开始唱起平素他所喜爱的一支歌。由于心神不集中,连最初的节拍也唱错了。

老教师以善意的眼色向他示意,他才郑重其事地唱起来。唱毕,老教师下评语说,他唱得很不错,也很能把握歌曲中的感情,但到底是偏向于流行歌曲方面的素质,何不到歌唱会中去一试求发展。王格尔德慌张失措地正结结巴巴地要作答,母亲随即热心地替他解释。她说,孩子的歌唱得并不坏,只是今天的表现有点儿紧张而已,如果能成为该会中的一员,那就感激不尽;普通的歌唱会根本是另一回事,说来并不怎么高尚,再说,她每年对教会也都有所捐赠。

总之,如能让她的孩子再练习一段时间,必定会有良好的成绩表现。老人试着劝慰他们说,唱圣歌并不是乐事,即使不如此,长时间站在练习台上的滋味也不好受,倒不如在家休息好些。但最后还是他母亲的滔滔雄辩获得胜利。三十来岁的男子竟来申请进圣歌班,并且带着母亲前来助阵,老教师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也是头一遭遇上。这种男人加入他的合唱队,是前所未有的例子,实际上也是很麻烦的事,但这一点一点仍使他暗暗心喜——那不是为了音乐。他告诉王格尔德,以后可以一同前来练习,然后脸带微笑地送他们离去。

礼拜三晚间,矮子王格尔德准时抵达练习教室,为复活节而做赞美歌的练习。陆续到来的男女歌手,对这位新会员都非常亲切地打招呼。玛格丽特·迪尔兰也来了,微笑着对他颔首招呼。虽然背后好几度传来窃笑声,但他已习惯于被认为是有点儿滑稽的男人,并不以为意。使他惊讶的倒是他发现琪夏西·波蕾也在座,不久,他又察觉到她竟是很受尊敬的歌手之一。她对自己的态度一向都很亲切和睦,唯独今晚出奇的冷淡,似乎在怪他不该挤进这种场合来。但,波蕾与他何干呢?

练习时,王格尔德态度极端慎重。学校时期所学的乐谱常识他还约略记得,所以还可跟在人家后头一小节一小节地低声哼哼,至于整首歌可就没自信全唱出来,他惴惴不安的,生恐被提出纠正。他的慌张神态看在指挥者眼里,既觉好笑也大为不忍心,离去时,安慰他道:“别紧张!耐心学下去,不久就会有进步的!”话说回来,那晚安多拉斯的座位紧挨着玛格丽特,已让他体味到饱餐秀色的满足。礼拜天前后的几天正式排练,在练习台席位中,计划将男高音的位置排在小姐们的后面,他心里乐不可支,心想从今以后到复活节期间,就可以这样站在玛格丽特附近,好好地欣赏她一番。但回头一想,自己的个子太矮,届时站在其他男歌手中间,恐将什么也没法看到,想到这里又不免心头怏怏。他终于期期艾艾地跟一个男歌手吐露,以后在练习台的席位中,他所处立场的困难,当然他并没说真正令他伤感的理由。这位同伴边笑边安慰他说,一定尽力替他争取个适当的位置。

练习完毕,大家匆匆打了招呼各自回家。有几个男人,送女友回到家后,便结伙去喝啤酒。王格尔德独个儿无精打采地在教室前的黑暗广场中伫立,露出怅然的神色目送别人,尤其玛格丽特回家。正好波蕾从面前走过,他一摘下帽子,她便问道:“要回去吗?我们一道路,一起走吧!”他心存感激,两人结伴并行,踏着三月寒意沁人、带着湿气的小巷,回到家中,但除了道声“晚安!”外,一路上都没交谈什么话。

第二天,玛格丽特来到店里,他出来接待。他把长尺挥动得像提琴弓一般,指指点点各种布料和丝绸,问她需要哪一种,说不出的殷勤,服务非常周到。他暗自希望着,她会跟他聊一两句有关昨晚的事情、圣歌班的事情或练习的事情。她果真提起那些话题了。跨出门槛时,她问:“王格尔德先生,真想不到你也喜欢唱歌!你一定唱很久了吧!”他胸口怦怦跳动,“是的——不如说——只是——对不起。”在他的吃吃答话中,她一边轻轻颔首,一边走出,身影消失在小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