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诈唬(第2/3页)

许莼道:“前些日子查账,我发现有一项车船税与这舶来专卖税,都是同一船货要交的税,这一货两税,一物两征,别地市舶司并无此税,若是过漕运,又是一大笔税,难怪别人不爱在我们津海卫停泊。”

董宪道:“大人初到津海卫,有所不知。咱们津海卫不仅通往外洋,更有漕运之便利,这里在港口设有专卖场,交易后便可直接漕运运走,因此咱们这里似这等交易甚多,都需在专卖场上售卖。”

“这货若是想要在专卖市场交易,自然该交一笔专卖税的,若是不想在此地售卖,那自然是可以不用交这笔税,谈不上是一货两征。”

许莼摇头:“通漕运原本是我们的长处,如今为着这一笔税,变成短处了。朝廷也并无明文规定要征收,此税不妥,到时候御史参起来咱们解释不清,这一项税,从今日起,便蠲了。”

董宪和徐廷杰对视一眼,都觉得有些棘手,许莼刚来一向颇为谦和,如今却忽然如此独断,董宪心下微微有了些生气,但仍按捺性子道:“许大人,此举不妥,这项税本是津海卫市舶司独有,正可留下作为衙门公用费用,如今蠲了,今后再加回来便难了。再则衙门总有许多不好开支项目……”

许莼看了他一眼:“你们搞这专卖场,专卖场只被少数几个大商家把持着。收这许多年,也没收上来多少,但却让正经海商不愿来津港停泊卖货,这税收一年比一年少。收上来的专卖税也一年比一年少,如今今年收上来的税,还不如我捉一次私盐贩子收回来的货款多。弊大于利,不若蠲了。此事就这么定了,着书办即刻张贴布告去港口和专卖市集港口,不必多言。”

董宪:“……”

徐廷杰:“……”

许莼却又接着道:“另外有一桩,账册有记载,今年年初,本衙解送税银十二万四千三百五十六两六钱三分往京城,至蓟县崖关岭右侧,陡遇匪徒六七十余人,持长刀火铳等利器,抢劫饷银,解差及夫役人等,均各悚然骇散,以致失银。”

董宪心里正生闷气,没说话,徐廷杰小心翼翼道:“正有此时,此项税银,后来正是从衙门公用银两中补齐送去户部,另外令押运的官差书办描赔填补,逐一比照,但并未赔全,如今正下入狱中,待其家人赎还。”

许莼问:“匪徒横行,竟敢劫掠饷银,罪大恶极,我看三年内此事时有发生,可曾发函给兵备卫,恳请发兵剿匪严缉?”

徐廷杰道:“自然是发了,但那边悍匪十分狡猾,崖关附近二三十里,处处盗贼横行,兵备卫这边多次发兵去缉捕,不过是逮到些散匪,银子并无找回。”

董宪阴阳怪气道:“这饷银便是寻回,兵备卫也绝不会知会我们,只会吞了。津海兵备卫谁人不知时时欠饷?多者六七个月,少者三四月不等,若是真找回,定然私吞了。”

“所以大人,这公费可蠲不得,若是蠲了,咱们再来这么一次丢税银,要从自己私囊里填补不说,那可是官帽不保的。”

许莼想了下道:“寇匪劫掠滋扰官民,挠乱海隅,当与津海兵备卫协力擒拿,此事我与秦提督商量着办了,将商路打通,也对通商有益处,如此咱们市舶司才能长久收税。至于蠲免专卖税一事,吾意已决,不必再议。”

董宪冷笑一声:“大人,您这些日子扣押不放通关文书的商船,那些海商们口口相传,都不敢再来咱们津海卫市舶司,这才是真正的影响税收的。我听说那些商人已准备联名来市舶司衙门找大人诉苦求情了,这货物一直停在澳湾,也是要钱的,大人若关心税收,当早日解决才是。”

许莼漫不经心道:“朝廷不日将颁发诏令,全面禁止阿芙蓉、阿片烟土、莺粟、乌香等烟片、药膏、种子以及一切制品进入我朝,他们不来找本官还好,真来找本官,正好一网打尽,录了名单,又能收一笔罚金。”

董宪:“……”

徐廷杰有些震惊,看了眼董宪,小心翼翼问许莼:“此消息可确切?这莺粟、阿芙蓉不是药品吗?而且这些货品税金极高,一禁了之,不太可能吧?”

许莼冷笑了声:“我知道,这些商贾定然有人找到了两位副提举,我劝副提举还是歇歇吧,你们辛苦为这些商人,这些商人可不一定领情,你们可知道本官那铜匮里收到了什么吗?”

董宪和徐廷杰立刻坐直了看向了许莼,许莼做出一副痛心模样:“两位大人忠心为国,账目上一毫无犯,这些日子我是心知肚明,然而却有人想要挑拨我们市舶司的官员关系,私下匿名投铜匮,言两位大人主持走私阿芙蓉,此事非同小可,我命人按线索上去查了走私船,却并未查到,可见乃是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