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背锅(第2/3页)

许莼看向盛长洲道:“这不是极好吗?”这其实也是他之前和表哥说过的意思,水师不如海事,海事学堂,一看便知君主志在四海,看来赵毓大概也猜到了这是他的意思,今日特意来,难道是有变?

赵毓道:“然而今日去和布政使雷大人这边禀报进度之时,说道这学堂大门已修好,大人忽然雅兴大发,说要亲为学堂题一匾,然后竟然题了‘闽州水师学堂’六个大字。他为闽州之抚臣,父母官,他如此题字,前些日子又刚刚批了十万银子给海事局,我竟无法推辞,只能领了这字幅出来。”

他满脸颓色,许莼想了想道:“大人平日和我表哥商讨这学堂兴办规划,想来不如何遮掩,大人又是从京里来,服侍的大多是这边地方官吏、差官,因此其实雷大人早就知道你们想要命名为海事学堂了吧,这是故意的。”

赵毓道:“确实如此,这大门才修好,哪里就到题词这一步了,因此今日我领了这横幅出来,便已知道身边定是有人泄了我们平日所规划,也怪我们未将这些事当成密事,料不到有此所失。”

许莼道:“大人为钦差,可专折呈天听,何不只做没接到雷大人这横额,急就一密折命人送进京呈御览,请皇上为学堂题词?”

赵毓一愣:“陛下轻易不题词,再则我虽为钦差,这专折送入京中,仍然绕不开内阁,内阁首辅欧阳慎大人与雷大人为同乡,一贯同气连枝的,恐怕已打过招呼了,未必能有用,反倒要得罪了欧阳大人和雷大人,后边海事局筹办还要多有仰仗雷大人,这学堂也才开了个头,这般行事只怕多有不妥。”

许莼诧异:“从提督太监夏纨配合大人开始,赵大人早就得罪雷大人了,也不差这一个折子了。不过要婉转的话,我倒有个法子。大人可命人将折子送去京中武英侯府,请方子兴大人转呈御览,方大人每日侍君,定能直达天听的,便是皇上不题字,也无人知晓,这般也谈不上得罪了。”

赵毓一惊,想到武英侯先捐了第一笔银子,倒有些信这位靖国公世子与武英侯兄弟交好,想了想道:“也罢,我试试吧。”他拱手笑着对许莼道:“久闻世子聪慧通达,果然闻名不如见面,真少年英才。”

许莼微微一笑:“仆在京城,也一直听说赵大人是一等一的能吏干员,简在帝心,这才得了陛下差遣,来闽州办这样的大事,佩服佩服。”

这一说却实在搔到了赵毓心中得意之处,面上神采焕然,拱手笑道:“是陛下圣明,我本已罢官在家侯罪,没想到得陛下亲自提拔使用,正是时时感激涕零,无一日不念君恩圣明,少不得殚精竭虑,将这一桩差使办好,还要靠世子、靠盛家多多指教了。”

======

京城岁羽殿。

殿内安息香幽幽散发着闲静地香气。

谢翊正与武英侯方子静对弈,方子静微微侧坐在榻下下子,眼观鼻鼻观心下了一子。他一身紫色袍服,衣襟严整,身姿笔挺,与南洋那不羁闲雅名士全无一丝相同之处,与京里那些贵族一般,雍容正经,却并不醒目。

谢翊放了一子笑道:“武英侯这棋下得锐气全无,老气横秋的,着实有些过于求稳了。”

方子静面色唇色都带了些苍白病容,低声笑道:“陛下棋力雄健,弈法精湛,十面埋伏,处处威慑,臣不得不勉力应对,求稳为上,不敢冒进。”

谢翊含笑接了茶杯喝了口茶问方子静:“想来卿家这是快要做父亲了,棋路才如此老成持重,闻说和顺公主有喜了,实是大喜,不知几个月了?怀相可好?可要御医看看?”

方子静道:“公主喜酸胸闷,只是有些猜测,尚未足一月之期,子兴鲁莽,便在君前口无遮拦,臣于子嗣上艰难,恐怕到时只是空欢喜一场,因此并未宣扬。”

谢翊微微点头,宽慰他道:“卿家不必太过介怀,朕看方家是有福之家,卿亦是有些晚运在身上,必定是顺顺利利的。”

方子静一大早进宫,心中早已过了无数转若是皇上问起南洋之事,当如何回话。然而这位陛下只是下棋,再问公主孕事,这时候忽然说到晚运上,似乎意有所指,他少不得打叠起精神来,他少年领军,遇见凶险情况不知凡几,然而都不如面对眼前这一位陛下给他的压力大。

他殚精竭虑,正思虑揣测着下一步皇帝该会如何问,只恭敬道:“臣谢陛下吉言,有陛下隆恩庇佑,想来定能顺顺利利。”

谢翊道:“子兴在朕面前很不拘礼,你却又太过拘谨了些。”

方子静道:“子兴有幸能自幼伴君随龙,陛下念旧情,臣等全家感佩,更不敢因陛下隆恩,则忘了为臣子的本分。”

谢翊似笑非笑,将茶杯递给一旁的内侍,抬眼却看到苏槐捧着明黄匣子,便问道:“哪里送的折子?怎不送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