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轩辕国诸王祝寿蓬莱岛二老游山(第2/3页)

伯虑国王道:“诸位王兄都讲修理家谱,歧舌王兄又要更正国名,都是极美之事。小弟虽有此志,但终年抱病,兼之俗务纷纭,精神疲惫,近来竟如废人一般。小弟因想人生在世,无论贤愚,莫不秉着气血而生,为何敝处人向多短寿?即如小弟,现在年未三旬,业已老迈;女儿王兄比我年长,却如此少壮。想来必有服食养生妙术,何不指教一二?”女儿国王道:“王兄本有养命金丹,今不反本求源,倒去求那服食养生乞术,即使有益,何能抵得万分之一?岂非舍实求虚么?”厌火国王道:“王兄如将诸务略为看破,忧虑稍为减些,把心放宽些,不必只管熬夜,该睡则睡,该起则起,也就是养生之术了。”劳民国王摇着身子道:“倒是敝处人每日跑来跑去,劳劳碌碌,不知忧愁为何物。到了夜间,把头才放枕上,却已沉沉睡去。无论何时总是这样。谁知过来过去,无灾无病,倒会敷衍百岁光景。”轩辕国王道:“据这言谈,可见劳心劳力竟是大相悬殊。”

犬封国王道:“伯虑王兄尊躯既弱,何不弄些饮食调养?即如小弟。一生无所好,就只最喜讲究享点口福。今日吃了这几样,明日又吃那几样,总是想着法儿,变着样儿,给他一味狠吃。并且把他就算一件工课,每日苦思恶想,自然生出许多可口东西。况心机与其用在别的事上,何不用在自己身上,乐得嘴头快活些,岂不有趣?”柏虑国王道:“此说虽善,无如小弟丝毫不谙,这却怎好?”犬封国王道:“这有何难?王兄如高兴,将来小弟即到贵邦奉陪王兄住几时,就近指拨贵庖,不过一年半载,再无不妙。但必须小弟在彼,日日亲尝口味,时时指点,方能日见其妙。”豕喙王道:“小弟素于烹调虽不甚精,也还略知一二。伯虑王兄如邀犬封云兄,小弟也可奉陪,或者可以稍参末议,亦未可知。”

正在谈论,谁知女儿国王忽见林之洋杂在众人中,如鹤立鸡群一般,更觉白俊可爱,呆呆望着,只管发楞。众国王见他出神,也都朝外细看。那深目国王手举一只大眼,对着林之洋更是目不转睛。聂耳国王只将两耳乱摇,劳民国王更将身子乱摆,无肠国王惟有望着垂涎,踵国王只管踮着脚尖儿仔细定晴。林之洋被众人看的站立不住,只得携了唐、多二人,走出殿外。

多九公道:“看这光景,不独女儿国王难割旧爱,就是众国王也有许多眷恋之意哩!”说的林之洋满面通红。唐敖惟有发笑。

一连游了几日,林之洋货物十去八九。这日天朝来了一只货船,尹元寄有书信,唐敖拆开看了,才知骆戏蕖姻事业已说定,十分欢悦。登时开船,行了几时,又过了几个小国,如三苗、丈夫之类。唐敖仍同多九公各处游玩。

林之洋货物将及卖完。

这日大家谈起海外各国,唐敖偶然想起前在智佳猜谜,林之洋曾以“永锡难老”打个不死国,因问多九公,才知就在邻近。并闻国中有座员丘山,山上有颗不死树,食之可以长生;国中又有赤泉,其水甚红,饮之亦可不老。

所以唐敖要去走走。无如此国僻处万山之中,须过许多海岛,方能到彼,乃人迹罕到之处。多九公意欲不去。林之洋闻彼处有个赤泉,心里也想饮些泉水,希冀长生;兼念唐敖因古人有“赤泉驻年,神木养命,禀此遐龄,悠悠无竟”之话,那怕难走,执意要去。因此打起罗盘,竟朝不死国进发。喜得正是小阳春当令,还不甚冷。

这日三人正在船后闲谈,多九公忽然嘱付众水手道:“那边有块乌云渐渐上来,少刻即有风暴,必须将蓬落下一半,绳索结束牢固,惟恐不能收口,只好顺着风头飘了。”唐敖听罢,朝外一望,只见日朗风清,毫无起风形象,惟见有块乌云,微微上升,其长仅及一丈。看罢,不觉笑道:“若说这样晴明好天却有风暴,小弟倒不信了。难道这块小小乌云,就能藏许多风暴?那有此事!”林之洋道:“那明明是块风云,妹夫那里晓得!”言还未了,只听四面呼呼乱响,顷刻间狂风大作,波浪滔天。那船顺风吹去,就是乌骓快马,也赶他不上。越刮越大,真是翻江搅海,十分利害。唐敖躲在船舱中,这才佩服多九公眼力不错。这个风暴再也不息,沿途虽有收口处,无奈风势甚狂,那里由你做主,不但不能收口,并且船篷被风鼓住,随你用力,也难落下。

一连刮了三日,这才略略小些,费尽气力,才泊到一个山脚下。

唐敖来到后梢,看众人收拾篷索。林之洋道:“俺自幼年就在大洋来来往往,眼中见的风暴也多,从未见过无早无晚,一连三日总不肯歇的。如今弄的昏头昏脑,也不知来到甚么地方了。这风若朝俺们来的旧路刮去,再走两日,只怕就可到家了。”唐敖道:“如此大风,却也少见。此时顺风飘来,又有若干路程,不知此处是何地名?”多九公道:“老夫记得此处叫作普渡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