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佳人喜做东床婿壮士愁为举案妻(第2/2页)

唐敖将器具样儿画了,并托多九公照应,把铁发来。次日,许多工人传到。唐敖把样儿取出,一一指点,登时开炉打造。众工人虽系男装,究竟是些妇女,心灵性巧,比不得那些蠢汉,任你说破舌尖,也是茫然。这些工人只消略为指点,全都会意。不过两三日,都造齐备。择了开工吉期。

是日国舅同至河边,唐敖命人逐段筑起土坝。先把第一段之水车到第二段坝内,即将第一段挑挖深通,就把第二段土坝推倒,将水放入第一段新挑深坑之内,再挑第二段。逐段都动起工来,总是尽力深挑。后来所挖之土一时竟难上岸,仍命工人把筐垂入坑内,用辘轳搅上。每取土一筐,要费许多气力。好在众百姓年年被这水患闹怕,此番动工,举国之人齐来用力,一面挑河,一面起堤,不上十日,早已完工。又把各处来源去路也都挑挖疏通。

这里唐敖指点监工,那众百姓见他早起晚归,日夜辛勤,人人感仰。早有几个老者出来,攒凑银钱,仿照唐敖相貌,立了一个生祠,又竖一块金字匾额,上写“泽共水长”四个大字。

此事传入宫内,早有一位世子把这情节对林之洋说了。原来林之洋那日同国王成亲,上了牙床忽然想起:“当日在黑齿国,妹夫同俺顽笑,说俺被女儿国留下。今日果然应了,这事竟有预兆。那时九公曾说:‘设或女儿国将你留下,你却怎处?’俺随口答道:‘他如留俺,俺给他一概弗得知。’这话也是无心说出,其中定有机关。今日国王既要同俺成亲,莫若俺就装作木雕泥塑,给他一概弗得知。同他且住几时,看他怎样。”因存这个主见,心心念念只想回家,一时想起妻子,身如针刺,泪似涌泉。又想自从到此,被国王缠足穿耳,毒打倒吊,种种受辱,九死一生。这国王恁般狠毒,明是冤家对头,躲还躲不来,怎敢亲近?如此一想,灯光之下,看那国王虽是少年美貌,只觉从那美貌之中透出一股杀气,虽不见他杀人,那种温柔体态,倒像比刀还觉利害,越看越怕,惟恐日后命丧他手,更是心冷如冰,体软如绵。

一连两夜,国王费尽心机,终成画饼,虽觉扫兴气恼,因河道一事究竟牵挂,不敢把他奈何。后来同国舅议定治河一事。思来想去,留此无用,只得将他送归楼上,索性把缠足抹粉一切工课也都蠲了。林之洋得了这道恩赦,虽未得归故乡,暂且脚下松动,就只不知将来可能放归,又不知前日众百姓为何喧闹,细问宫娥,都是支吾。这日正在思乡垂泪,有个年轻世子走来下拜道:“臣儿闻得天朝有位唐贵人来此治河,俟河道治好,父王即送阿母回去。臣儿特地送信,望阿母放心。”林之洋把世子搀起细问,方知揭榜一事,因垂泪道:“蒙小国主念俺被难,前来送信,俺林之洋倘骨肉团圆,惟有焚香报你大德。俺妹夫河道治完,还求送俺一信,更望在老国王跟前替俺美言,早放俺回去,便是俺救命恩人了。”世子上前,替林之洋揩泪道:“阿母不须悲伤,臣儿再去探听,如有佳音,即来送信。”说罢去了。

林之洋自从国王送回楼上,众宫娥知他日后仍回天朝,并非本国王妃,那个肯来照管,往往少饭无茶,十分懈怠。幸亏世子日日前来照应,茶饭始得充足。林之洋深为感激。不知不觉将及半月,两足虽已如旧,但穿上男鞋,竟瘦了许多。这日世子匆匆走来道:“告禀阿母,唐贵人已将工程办完。今日父王出去看河,十分欢喜。因唐贵人乃天朝贵客,特命合朝大臣、许多鼓乐护送归舟,并送谢仪万两。闻得明日即送阿母回船。臣儿探听真实,特来送信。”林之洋欢喜道:“俺自从国王送回楼上,蒙小国主百般照应,明日回去,不知甚时相见,俺林之洋只好将来再报大情。”

世子见左右无人,忽然跪下垂泪道:“臣儿今有大难,要求阿母垂救。如念臣儿素日一点孝心,大发恻隐,臣儿就有命了。”林之洋忙搀起道:“小国主有甚大难,速告俺知。”世子道:“臣儿自从八岁蒙父王立储,至今六载。

不幸前岁嫡母去世,西宫阿母专宠,意欲其子继立,屡次陷害臣儿,幸而命不该绝,近日父王听信谗言,痛恨臣儿,亦有要杀臣儿之意。此时若不远走,久后必遭毒手。况父王指日即往轩辕祝寿,内外臣仆莫非西宫羽翼。臣儿年纪既幼,素日只知闭户读书,又无心腹,安能处处防备?一经疏虞,性命难保。阿母如肯垂怜,明日回船,将臣儿携带同去,倘脱虎穴,自当衔环结草,以报大恩。”林之洋道:“俺们家乡风俗与女儿国不同,若到天朝,须换女装。小国主作男子惯了,怎能改得?就是梳头裹脚,也不容易。”世子道:“臣儿情愿更改。只要逃得性命,就是跟着阿母粗衣淡饭,我亦情愿。”林之洋道:“俺带小国主同去,宫娥看见,这便怎处?莫若等俺回船,小国主暗地逃去,岂不是好?”世子听了,连连摇头。未知如何,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