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菲利斯·福格花天价买了一头大象(第3/4页)

“可是,你们卖的车票是从孟买到加尔各答的!”弗朗西斯先生说着,开始动怒。

“自然是这样,”列车长解释道,“可是旅客们都很清楚,从科尔比到阿拉哈巴德之间这段路,他们得自己想办法解决。”

这时,弗朗西斯·科洛马蒂先生变得怒气冲冲,而万事通简直想把这个无能为力的列车长狠揍一顿。他简直不忍心去看他的主人。

“弗朗西斯先生,”福格平静地说,“如果你同意,让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到达阿拉哈巴德吧。”

“福格先生,这次延误对你的旅行计划破坏太大了,是吗?”

“不,弗朗西斯先生,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什么?你知道铁路不通……”

“我并不知道这一切。不过,我知道在我的旅途中,迟早会发生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障碍。可事实上,不会有任何意外能破坏我的计划。我已经有两天节余的时间来补偿这次意外。25日中午,将有一班客轮从加尔各答开往香港。今天才22日,我们会及时抵达加尔各答的。”

对于如此充满信心的回答,人们都感到无话可说。

铁路目前正在修建中,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报纸上的新闻就像那些总是走得很快的钟表一样,竟然提前宣布铁路已经全线贯通。大部分旅客都知道这一段铁路还没有竣工,因此当他们一走下火车,便争先恐后地开始抢先将小镇上的各种交通工具雇用一空,比如四轮马车、驼峰牛拉的牛车、如同活动寺庙一般的旅行车、滑竿或者小马等等。福格先生和弗朗西斯·科洛马蒂先生走遍了全镇,竟然没有雇到任何东西,最后只好空手而回。

“我要步行到阿拉哈巴德。”菲利斯·福格先生宣布。

这时,万事通走到他的主人面前,看了看自己那双华而不实的拖鞋,意味深长地做了一个鬼脸。幸运的是,他环顾四周,有了一个意外的新发现,不过他还是有些犹疑地对主人说:“先生,我想我已经找到了一种交通工具。”

“什么工具?”

“一头大象!离这儿一百步开外有一个印度人,他有一头大象。”

“让我们去看看大象。”福格先生说道。

五分钟后,菲利斯·福格、弗朗西斯·科洛马蒂先生和万事通来到一座小屋前。小屋旁边,有一个用高高的栅栏围起的圈。小屋里住着一个印度人,而栅栏中关着一头大象。在客人的要求下,印度人把福格先生和他的两位同伴带进了栅栏。

他们在栅栏里看到一头已经被驯服了大半的动物,它的主人看来并不打算把它训练成一头普通的牲畜,而是要用它来战斗。为此,他首先开始训练大象改变温和的天性,使它逐渐变得异常凶猛,成为一头被印度人称为“玛赤”的猛兽,因而他已经用糖和黄油饲养了它三个月。这种办法看来丝毫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是不少大象的主人用这种方法获得了成功。对于福格先生来说,这简直是太幸运了,因为这头大象刚刚开始用上述方法驯养,还没来得及变成一头凶猛的“玛赤”。

这头大象名叫肯乌尼,像其他大象一样擅于长途跋涉,而且跑起来很快。既然找不到其他可以乘坐的工具,菲利斯·福格决定雇用这头大象。

可是,大象在印度算是珍奇动物,它们已经变得越来越稀有,尤其适用于进行马戏表演等的公象更是不易觅得。这种动物一旦被驯化后,繁殖功能就开始退化,只有靠打猎来补充供给,于是它们便成为主人精心养护的珍宝,因此当福格询问印度人是否肯把大象出租给他时,印度人立刻拒绝了。

福格决心雇用这头大象,所以提出每小时10英镑的高价,但是主人一口回绝了。20英镑呢?再次被拒绝了。40英镑呢?还是不行。福格先生每次加价,都使万事通大吃一惊,但是那个印度人却丝毫不肯让步。

显然,40英镑是一个极高的价格,如果这头猛兽能够十五个小时到达阿拉哈巴德,它可以为主人赚600英镑。

菲利斯·福格先生不急不躁,他开始向印度人提议买下他的大象,而且一开口就出了1000英镑。

印度人不肯卖掉他的大象!或许这个狡猾的家伙看出这是一桩可以大赚一笔的好机会。

弗朗西斯·科洛马蒂先生把福格先生拉到一旁,提醒他应该认真考虑一下再加价。菲利斯·福格告诉他的旅伴,他从来没有做事不加考虑的习惯,况且这关系到20000英镑的赌注,因此他必须得到这头大象,即使不得不付出比正常价格高二十倍的代价,他也要买下这头猛兽。

福格先生再次来到印度人面前,看到这个人的一对小眼睛闪烁着贪婪的目光,立刻明白其中的关键只是价格问题。福格先生开始一连加价,从1200英镑,提高到1500英镑,然后是1800英镑,最后竟然出到2000英镑。万事通由于极度气愤,一向红润的脸变得如同一张白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