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菲利斯·福格顺利穿越红海和印度洋(第2/3页)

“太妙了!你以前到过孟买吗?”

“有过几次,”费克斯回答,“我曾经为东印度公司做事。”

“那么,你一定非常熟悉印度了?”

“哦……是的……”费克斯答道,但是他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印度有趣吗?”

“非常有趣!那里有清真寺、尖顶塔、寺庙、托钵的僧人、宝塔、老虎、毒蛇,以及善舞的姑娘!不过,祝你好运,你有时间在印度好好转转吗?”

“我倒是希望有时间好好转转,费克斯先生。正像你所清楚的,一个精神正常的人是不会因为要八十天环游地球,而每天让自己一下了轮船就上火车,刚下了火车又去赶轮船的!不会的,这种折腾式的旅行到孟买就会完全结束!你看吧,我说的不会错。”

“福格先生的精神一直很好吗?”费克斯似乎随意地问道。

“非常好,费克斯先生!而且我也是,精神非常好。我吃起来就像一个饿鬼。这大概是海洋气候造成的。”

“不过,我怎么从来没有在甲板上看到过你的主人?”

“他从不到甲板上来。他不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

“你知道吗,万事通先生,这位号称要八十天环游地球的先生,可能怀有某种秘密使命……比如一种外交使命,对吗?”

“谁知道呢,费克斯先生,我跟你说实话,我什么都不知道。我是决不费心去关心这种事的!”

自从这次相遇后,万事通和费克斯经常在一起聊天。费克斯警探千方百计接近福格先生的这位仆人。他认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利用他,因此费克斯警探经常邀请万事通到“蒙古号”的酒吧去消遣消遣,请他喝上一些威士忌或白啤酒,而那位正直的小伙子对此毫不客气,为了不欠人情,他甚至也回请费克斯。他认为,这位费克斯先生完全是位正派的绅士。

“蒙古号”正在飞速前进。10月13号,摩卡(3)港已经出现在人们眼前,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座城市四周倒塌的城墙,城墙的废墟上生长着一些碧绿的椰枣树。远远望去,群山环抱着大片的咖啡种植园。

万事通眺望着这座历史名城,不禁思绪万千,他甚至联想到,这座由残垣断壁包围着的古城,配上旁边那座形似茶杯柄的破败的古堡,看上去简直就是一只巨大的咖啡杯。

当天晚上,“蒙古号”驶过曼德海峡。曼德海峡这个名字,在阿拉伯文中意味着“眼泪之门”。第二天,10月14日,“蒙古号”停泊在亚丁湾西北部的汽船岬,因为它要在那里补充燃料。

从遥远的煤矿把煤炭运到汽船岬供应来往的船只使用,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使命。仅仅东印度轮船公司,每年燃煤的费用就高达80万英镑。因此,必须在几个港口同时设立储煤站,但是要把这些煤炭运送到遥远的海边,每吨运费则高达3英镑。

这时,“蒙古号”距离孟买还有1650海里航程,为了把船底的燃料舱堆满煤炭,它必须在此停靠四个小时。

不过,这四个小时的耽搁,对福格先生的旅行计划毫无影响,因为这都是预料之中的。况且,“蒙古号”本来应该在10月15日早上到达亚丁港,而现在才是14日晚上。这意味着,它已经提前了十五个小时。

福格先生带着他的仆人上了岸。这位绅士要为自己的护照办理签证手续。费克斯悄悄尾随在他们身后。办完签证手续,菲利斯·福格先生立刻回到船上,继续打他那被中断的“惠斯特”。

亚丁这座城市拥有2.5万居民,其中包括索马里人、巴尼昂人、帕尔西人、犹太人、阿拉伯人和欧洲人。万事通和往常一样,在人群中漫游了一番。他参观了使亚丁港被称为印度洋上的直布罗陀的那些海防要塞,欣赏了那些巧妙的地下蓄水池。历经两千年,继所罗门王的工匠之后,很多英国工程师正在继续这些蓄水池的修建工作。

“有意思,真是太有意思了!”万事通回到船上后,自言自语着,“现在,我算明白了,要想看到一些新鲜玩意儿,出门旅行是再合适不过了。”

晚上六点钟,“蒙古号”开始起锚,船上的螺旋推进器的桨叶搅动着亚丁湾的海水,不久便驶入了印度洋。按照规定,“蒙古号”应该在168个小时之内从亚丁港抵达孟买,而目前印度洋海面非常利于航行,海上一直刮着西北风,轮船顺风扬帆,飞快地向前行进着。

这时,由于顺风航行,船身非常平稳。此刻,那些女士们又衣着盛装出现在甲板上。歌舞又重新开始了。

这段航程是在最美妙的时光中度过的。万事通有幸偶遇费克斯这样一位友好的旅伴,自然感到十分愉快。

10月20日,星期日,中午时分,印度海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两个小时之后,引航员登上了“蒙古号”客轮。地平线上,群山矗立在蓝天下相映成辉。很快,掩映着孟买城的一排排棕榈树,带着蓬勃的生机出现在人们眼前。“蒙古号”驶入由撒尔赛特岛、科拉巴岛、象岛、屠夫岛环绕而成的港湾。四点半,轮船停靠在孟买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