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得有条出路 读《卡拉马佐夫兄弟》(第2/7页)

在陀氏所有作品中,都贯穿着一个追问,那就是上帝是否存在。陀氏不相信来自人性的爱,他太知道人性是如何的脆弱与黑暗了。如果没有神,没有普照万物的光芒,没有永恒的生命,没有人与人之间兄弟般的情谊,如果真如那些逐渐占领俄国的思潮所宣传的“人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人死后和猴子死后一样化作尘土”,那么,还有什么是不能做的呢?生命本身的神圣性被消解了。人不过是宇宙中一个偶然产物。人在工厂里忙碌和猪在泥潭里打滚又有什么区别?一切都是虚无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人还有什么理由不为所欲为?于是,拉斯科尔尼科夫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他认为,“按照自然法则,人一般可以成两类,一类是低级的人,一类是真正的人。第一类人,乐于俯首帖耳。第二类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即使需要他踏着尸体和血泪前进,那么从他的内心深处来说,从他的良心上来说,我认为他可能会允许自己踏着血泊前进。”拉斯科尔尼科夫认为既然战争的屠杀是神圣的,那么,一切超人式的、为了理想而进行的屠杀就都是神圣的。但果真如此吗?拉斯科尔尼科夫杀死了老太婆和她妹妹之后,就完全陷入了地狱般的内心挣扎和煎熬中。

陀思妥耶夫斯基最伟大的一部作品是《卡拉马佐夫兄弟》,这也是陀氏的最后一部作品。魔鬼和天使在陀氏所有作品中都没有如此波澜壮阔地搏斗过。陀氏将他一生中所有的思索、痛苦、挣扎、拷问、光辉都不遗余力地倾注到了这部书中。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坦白道:“贯穿全书的首要问题,正是我自觉和不自觉地为之苦恼了一生的问题,上帝是否存在?”这部书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一样,也是一个谜。人们只能做出各种评说和解释,永远无法将之穷尽。

这部书的情节并不复杂,就写了一个弑父的故事。巴甫洛维奇和他的大儿子德米特里同时疯狂地爱上了格露莘卡,他们都穷尽一切手段与对方争夺。这是一条主线。其他故事同样血肉丰满地穿插在四周,如佐西马长老的故事,阿辽沙和Lise的故事,和伊柳沙一家的故事,伊万和他的宗教大法官,德米特里、伊万和卡捷琳娜彼此的纠葛,斯也尔加科夫的出生等等。巴甫洛维奇终生陷在情欲的漩涡里,他的格言是要放荡到底。他的儿子们在他眼里就像是一窝狗崽。他巧妙地骗了德米特里几千卢布,让后者有口难言。德米特里疯狂地恨着自己的父亲,四处扬言要亲手杀了他,有一次还冲进家里,打伤了巴甫洛维奇。他的兄弟们都从不同的角度介入了他和他老子的争夺中。阿辽沙心怀悲悯,伊万嘲笑这一切,斯也尔加科夫扮演着仆人的角色,战战噤噤。在德米特里卑劣地欠下了卡捷琳娜的债,一贫如洗,而格露莘卡又忽然失踪时,故事突然加速,他冲进巴甫洛维奇家,打伤老仆格利果里,随后又捏着三千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卢布,驱车去乡下找格露莘卡。就在当天夜里,巴甫洛维奇死了,他用以引诱格露莘卡出现的三千卢布也只剩下一个信封,被撕毁在他的尸体旁边。于是案件得以展开。就在德米特里被抓了起来,全城闹得沸沸扬扬时,病床上的斯也尔加科夫向伊万承认巴甫洛维奇是他杀的,他成功地嫁祸给了老大。

斯也尔加科夫是淫徒巴甫洛维奇的私生子。巴甫洛维奇当年强奸了一个白痴的乞丐女。乞丐女后来神奇地出现在他家后院,并产下一个男婴。老仆格利果里收养了这个男婴。男婴长大后便自然而然地成了巴甫洛维奇的仆人。斯也尔加科夫是一个阴沉得让人感到可怕的少年。作者对他着墨不多,关于作案动机,他说是为了那三千卢布,而就在向伊万坦白后不久,他就上吊自杀了。德米特里最终被判为有罪,最后他激情四溢,疯癫癫地说了一通先知般、充满了幸福和爱意的话,并心甘情愿地承受了惩罚。故事最后结束于阿辽沙在伊柳沙墓前的一篇演讲中,那是一份祝福、祈祷,也是先知般的预言。

卡拉马佐夫四兄弟之间有着深沉的内部联系。这是一种卡拉马佐兄弟的特质。老大德米特里是巴甫洛维奇与他的第一个妻子所生。那个可怜的女人出身名门,只是为了仿效莎士比亚剧中的奥菲莉亚,就跟食客巴甫洛维奇私奔了。巴甫洛维奇骗光了她的钱,养了一大帮女人,过上花天酒地的生活。在德米特里三岁时,她跟一个师范毕业生跑了,后来“不知怎么的一下子在某处的顶楼上死了,有的说死于伤寒,而另一种说法好像是饿死的”。巴甫洛维奇把德米特里扔给了前妻的堂兄,很快续了弦。他的第二个女人是一位在富贵人家长大的孤女,生性温顺。巴甫洛维奇继续过着伤风败俗的生活,把第二个妻子折磨得发了疯,最后也死了。她生下了两个儿子,伊万和阿辽沙。此后巴甫洛维奇再没结过婚,浪荡得更加无拘无束。他强奸了一个在城里四处乱走的痴呆女,并拥有了第四个儿子,斯也尔加科夫。斯也尔加科夫降生在他家后院,随老仆格利果里长大,成了他的仆人。他的前三个儿子始终不知道猥琐不堪的斯也尔加科夫就是他们同父异母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