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人类 追随神灵 读《沉思录》(第2/2页)

公正、节制、勇敢、自由……这正是奥勒留认为的本性的品质。这种清明和高贵与那最大的奔涌和呼吸相通,与周转不息的光明相通,与万物相通。奥勒留从一个侧面说道:“我们借助同一种光观看,呼吸同一种空气。”他洞察了天上与地上、人性与神性间血亲般的相通,自然心怀悲悯。他的文字充满绵绵不绝的力量与弹性,绝不刚烈。他反复提醒人们要宽容和爱,反复强调宽容与怜悯的必要与美好:“我们是天生要合作的,犹如手足、唇齿和眼睑。那么,相互反对就是违反本性了,就是自寻烦恼和自我排斥。”“爱甚至于那些做错事的人,是人特有的性质。如果当他们做错事时,你想到他们是你的同胞,这种情况就发生了。”奥勒留其实不仅宽容别人,也在宽容自己。他从这种博大而温和的宽容中提取出了向上的渴望和爱的信心。这也正在他关于本性阐述中最令人倾心和感动的一点。

奥勒留顺应着本性,在处理与自己的关系时,表现得自律而清明;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表现得尊重而宽容;在处理与社会的关系时,表现出巨大的无私和奉献的热情。他真切地体验到,我们——所有的人,是同属一体的。我不仅是社会中的一员,也是社会中的一个有机体。每个人的道路或许展现为不同的形态,但每条道路都在艰难地伸向共同的幸福。奥勒留分析道:“凡是为了整体的利益而存在的,对于部分就不会有害。因为整体不会包含对它无益的东西,一切本性固然都会有这个共同的原则,但宇宙的本性此外还有这个原则,即它甚至于不能由任何外面的东西迫使它产生对它自己有害的东西。”正因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就像器官与身体、植物与雨水的关系一样,为社会奉献,为众人谋福利,其实也就是更丰富地帮助自己,美好自己,更丰富地美好生活本身。耽于私欲的人不仅不容于社会,也在最深处背叛了自己。在个人与社会共呼吸的温暖关系中,使自己趋向同类,为社会谋利益,才是真正通向自身幸福的道路。

死亡结束了一切宠辱得失,结束了此生。死亡,就像远方永恒的黑暗。谁都会去,但是谁也没有回来。尘世的灯光只能照见自己的影子和终将逝去的脸庞。面对永不可逆而神秘莫测的死亡,谁都会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而在内心升起无尽的遥想。诚实的哲学思考总是直面死亡,并从因死亡的存在而活跃的精神中产生对此岸的超越。奥勒留想照亮那一片未启的黑暗。他反复告诫人们不要蔑视死亡,也不要畏惧死亡。

他以一种自然而平常的,仿佛季节来去和云雨化合的眼光来看待死亡。在死亡的宏大背景下,世间的一切都轻如云烟。“他们已化为尘土和传说,甚至连传说也够不上。”而奥勒留在表达死亡的残酷与黑暗时,并没有为此寒冷。他平静地接受这一切。他相信死亡不是意味着非存在。尽管在思考层面上他无法分辨死亡究竟是一种彻底的消亡还是依然富有生机的消散。但在信仰层面上,他相信死亡仅仅是一种原子的分解,一种消散,一种另一形态的融合与生长。死亡不是生命的反面,而是以另一种形态重新进入了生命。生与死周转不息,而本质相通。奥勒留说:“死是合乎本性的。”

奥勒留是那种有着稳定信仰的哲人,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进入问题,他都能从中找到合乎本性的支撑。他沉稳而沉静地思考着,从不飘摇动荡。他的思考因其稳定而大气的特质而具有了某种王者气概,一种充盈于天地之间的大宁静,对此奥勒留的态度非常坦率而平实。他说:“宁静不过是心灵的井然有序。”他是以自然的方式触及了根本并在那里安下了心来的人。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认真地看过一次星星,而奥勒留却熟知它们的运行。

2002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