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第2/2页)

人生,明亮而近于透明。往事像一个静谧的池塘,每到夜晚便生机盎然。一颗颗门前的榕树,将根扎向土地深处。老人们的目光摩挲着树干。树干上留有他们成长和衰老的痕迹。隐隐地,留有童年时那一脸灿烂而晶莹的笑容。夜很长。人生像一杯茶,渐渐,由热转凉。老人们的梦很短。年轻人还在梦中向往未来的时候,他们坐在门口,坐在窗前。

有个地方一定要去。不知那里还有没有这么好的月色。茶杯快见底了。月光清澈如水。

爱,抚育着世界。光明涌入每颗心灵的高原与平原。生命,澄明静澈。苦痛慢慢舒展。再没有宛如火山的呐喊,在一个民族最深的苦痛中猛然爆发。光明悄然无声地抚慰了一切,关怀了一切,拯救了一切。

岩石,一块块,显现着大地的温度。不是每种血液都会以液体的形式出现。将手放在大地身上,便能感觉到血液在静静流动。

大地满怀爱意。生命无休无止地运动着。

一个诗人浪迹天涯一只萤火虫寻找家乡

静止意味着死亡。而死亡的墓地上,又有微风吹送,鲜花开放。

一代代人,来了。诗人说婴儿带来了上帝对人间尚未绝望的信息。风来来去去。枝叶微微颤抖。树干纹丝不动。大地默默地收藏着飘落的黄叶。

生命渗入土壤,正如光明。光明可以聚集,也可以分散,正如生命。

运动也是一种光明。生命被照耀得精力充沛。内部的光明弥漫开来,升腾开来,无声无息,与外部的光明融为一体。交融中,爱明亮着世界,温暖着世界。五湖四海像一滴浑然一体的水滴,反射着爱的光芒。

干涩的哭泣,会在光明中融化。在那苦难深重的年代,眼泪,一滴滴,宛如一根根劈开的木柴,四分五裂。痛苦像不断累积的岩石,重重叠叠。远离人们视野的大洋,在内心深处酝酿着暴烈的龙卷风。席卷而来的那一刻,总是惨绝人寰。

谁能为大地疗伤?一张张痛苦的面孔沉默在黑暗中。夜晚像一根燃尽的蜡烛,留下无人看见的泪痕。光明,涌进每一寸土壤。真正的拯救无须暴力与血腥。

植物向着天空尽情生长,自由而健康。孩子们像一滴雨,一粒米,纯净无瑕。崇山峻岭优美的起起伏伏,一片澄静。流浪者和远行者仿佛漂泊四方的崇山峻岭。在永恒的光明里,行走本身,便是一种永恒的幸福。

光明充盈着神性。天空蔚蓝在所有生命内心。渺小的一切,不再渺小。一只蚂蚁,一只鹰,一个人的世界里都充满着光明。平等的光明。幸福的光明。光明的深处是更亮的光明。光明的四周是更广的光明。

祈祷与祝福的鸽子,飞满了天空。泪,源自爱与感激。一滴,便能包容世界。

母爱也是一种光明。大地对人类的母爱,世世代代地醇厚着;天空对人类的母爱,世世代代地蔚蓝着;大海对人类的母爱,世世代代地澎湃着。从孩子眼里,母亲总能见到自己的生命。

天真无瑕的眼睛,是一种最真纯的光明。童年有着水晶的光辉。勾画童年,要用最轻柔的线条。在母亲的注视下,人类一次次提起画笔。那些感动着全人类的童话、音乐、诗歌、绘画在光明中诞生,并融入光明。

2001/10

小记:

现在来看这首诗,有恍如隔世的感觉。十年,真是转瞬即逝。

我曾非常喜欢这首诗,也曾非常讨厌这首诗。

喜欢和讨厌它的原因只有一个:它太单纯。

这真是一种少年人才有的,单纯的对光明的向往。

人心的险恶以及狡诈多变,我想今天我所知的,无非十之一二。而就是这样的体会,也让我再写不出这样直抒胸臆的文字。鲁迅说,“我只知道我所住的并非人间。”这不是少年人的心情。

今晚和一个老朋友聊天,他说,现在的社会之坏,真是无法可想。我们真的要找新的路才行。

晚上整理旧稿,看到这首诗,竟又喜欢起它来。

我们什么时候有过真正的光明?

也许人心终将沦陷,这世界也终会在动荡中破碎。

可我至少在最年轻的时候有过对光明的向往、祈祷和相信。

我记得我是在夜里写下了这首诗。

我想那是一个会照亮我一生的夜晚。

201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