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第2/2页)

“您说,结束了?……也许,要来?”

“是啊,在整理稿子……”

尼古拉·阿波罗诺维奇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一部专著。

“它叫什么?”

于是——老头子容光焕发了:

“专著叫做……咩——咩咩……《论达乌夫谢克鲁塔的书信》(10)。”阿波罗·阿波罗诺维奇把一切都彻底地忘了——忘了通常一般用品的名称;“达乌夫谢克鲁塔”这个词儿,他是牢牢记得的;柯连卡写的——是关于达乌夫谢克鲁塔的。你仰起头,那里是嫩绿树叶上的一片金黄色,猛烈地哗哗摇晃作响;蓝天和白云;一只鹡鸰顺着小道在奔跑。

“你说,他在拿撒勒(11)?”

还有茂密的风铃草!风铃草开出了茂盛的紫青色花朵,移过来的靠背椅就这样直放在风铃草上;上面坐着满脸皱纹的阿波罗·阿波罗诺维奇,他没有刮脸,满面颊都是银白色的短胡子——头顶上撑着一把帆布伞。

……

1913年,尼古拉·阿波罗诺维奇有时还继续到田间、草地和树林里走走,带着懒洋洋阴沉沉的脸色看看地里的庄稼;他出来时总戴一顶便帽,身上穿一件紧腰细褶的骆驼色长外衣,一双靴子咯吱吱响;一脸金黄的板式大胡子使他大变了样;帽子下边明显地露出一绺完全白了的头发,这一绺白发是突然出现的;他的眼睛在埃及时就坏了,于是总戴着墨镜;他的嗓子变粗了,而一张脸则晒黑了;动作也不敏捷了。他孤零零一个人生活,既不请人到他家里去,也不到别人家里去。人们在教堂里见到他。据说,最后一段时间他读了斯科沃罗达(12)的哲学著作。

他的双亲已经去世。

结束


(1)一种拖到膝盖以下的阿拉伯长衬衣。

(2)带长长缨子的突尼斯圆锥台形帽子。

(3)形似扁鼓的一种用手掌手指敲打的乐器。

(4)扎晃是突尼斯一条垅岗的名称。

(5)指突尼斯湾的岬形部分。迦尔法根位于海湾岸边,为公元前7至前2世纪奴隶制城邦国家的所在地。——原注

(6)司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人面狮身的女妖,专叫过路人猜谜,猜不中的人就被她杀死,后来谜底被俄狄普斯道破,她跳岩身死。这里“司芬克斯”指古埃及留下的狮身人面像。

(7)在开罗布拉克湾于1858年建立的一个古代博物馆。——原注

(8)《死者之书》是古埃及的一部文学典籍,由内容没有联系的颂诗、咒语等组成。马尼方是公元前3、4世纪之交的古埃及史学家,曾用埃及语写过一部《埃及史》。——原注

(9)埃及离开罗不远的尼罗河左岸,三座最大的金字塔的所在地。——原注

(10)《达乌夫谢克鲁塔》,公元前2000至前1800年古代埃及的一部文学典籍。——原注

(11)拿撒勒,中东地名,据《圣经》记载,天使曾在此向圣母报喜将降生耶稣,耶稣降世后在此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

(12)格·萨·斯科沃罗达(1722—1794),乌克兰哲学家、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