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4页)

肉禽加工厂,对别人或许也就意味着鸡肉鸡蛋价格波动一点,但是对沈寅初来说,可是意味着新的财源!

有肉禽加工厂了,鸡胸肉还会远吗?鸡架还会远吗?鸡叉骨还会远吗?鸭脖子鸭舌头还会远吗?

要说对小吃届的贡献,禽类绝对是第一担当!谁没吃过鸡排、没吃过炸鸡?再怕辣的人也啃过几只泡椒鸡爪几只鸭脖子吧?

“那可不错,”沈寅初附和着,又问了肉禽厂的具体情况,“大哥消息真灵通啊,那厂子是确定落户了吗?”

“可不确定了咋的?那啥榨菜末再给点呗,我口重,”大哥洋洋得意到,“今天听着我的信儿了算你们运气好,过两天就招工了,有亲戚朋友在外地打工的喊回来吧,活是累点,挣得肯定多!年后一准开工!”

开工招工就不是沈寅初需要考虑的事儿了,不过,年后就开始可以卖大鸡排了,这件事对他来说是个绝对的利好消息。

“老板,给我来个饭包!”

“这位大哥,对不住,咱这不卖饭包了!忙不过来啊,”沈寅初往小平矿门口一指,“饭包现在在小平矿门口那块卖,走过去就三分钟!不耽误您时间!”

他态度好,大哥顶多嘟囔了一句:“行,那我上那边去了。以后这边就卖煎饼果子呗?那边卖饭包?”

沈寅初点头:“对,不过以后不过再出新品,还是在我这卖。”

“新品?老板还要出新品?卖啥啊?”

现在他自己在这小店里头,地方足够宽敞,肯定还要出点新品的。沈寅初准备先做酱香饼和鸡蛋汉堡试试,锅灶都是现成的,没生意的时候做出来装好,有人来了直接拿走。能够充分利用他的时间。

“到时候就知道了!”沈寅初手上利索地把煎饼果子切了一刀对折,装在袋子里对折放好,递给小姑娘,“小心烫,拎住了!”

一天波澜不惊地过去了,晚上沈寅初关了摊子又去跟大兴嫂对账。

“今天一天卖了一百五十二份饭包,加了二十二个肠,五个鸡蛋。”

小丫第一次,难免兴奋一点,几乎一整天都跟在大兴嫂那头帮忙,账目都记得门清。

沈寅初算了一下,这么算,大兴嫂这边一天的营业额就是三百一十七块五。

他一次性买了三百斤大米三百斤土豆,所以成本只能大约估计一下,大概在一百七八十块左右。煤气和水费也要按月核算。

不过,不管怎么算,这一天的净利也得有一百块钱了!

小丫兴奋地压低了声音:“哥!这么挣钱啊!怪不得你之前拼着不挣钱也不让那个王二成卖出去!”

今天小丫跟大兴嫂待了一天,她一开始还纳闷,大兴嫂看起来咋那么怕她哥,下午才终于从大兴嫂嘴里问出来。

“俺来之前,公公可叮嘱了,就老老实实跟着寅子干!啥也别寻思!”

老村长一开始听了沈寅初的话,找人去敲打了王二成,可是没过几天,就听见王二成在村里头说沈寅初的事儿了。

那可是一份卖两块钱的白花花的饭包啊,就为了不让王二成卖出去,不要钱地发。能干出这样事儿的,哪能是普通人?

那是几百块钱往水里头打水漂玩呢!就为了压一个王二成!

而且,还是在想好了回村找村长帮忙摆平的情况下这么做……

“你说你哥这气性得多大呢?见我面还笑眯眯地,还给我涨了十五块钱,看着跟年画上头的财神爷似的,”这事儿在望山屯都成传说了,大家还纷纷举例沈寅初小时候的事情,来证明这是个狠人,“没想到那个厉害!”

“我听村里头说,你哥小时候跟人打架就厉害!”

小丫撅撅嘴。

瞎传,她哥打架啥时候厉害了?厉害的那是沈家大姐!拿棒子能把小子从村东头撵到村西头。

她学给她哥听:“我看你不给大兴嫂加那十五块钱,她也没啥说的!”

“那不行,当初说了包吃住,再说给了她十五块钱,现在叫她自己做饭,多给几块钱也应该。都是咱一个屯子里的人,不差这些事。”

沈寅初心里头其实是愿意带着屯子里的人致富的,就靠他一个人,人手有限。他有个想法,就跟兰州牛肉面、沙县小吃似的,将来煤矿不行了,到时候出去开小吃的都是东北人,可也是给老家的人找了一条致富路不是?

市场做大,才能赚钱,他自己一个人做不起来。

算完了饭包,又算煎饼果子,两个小摊子加起来,一天就有六七百块钱营业额!

大概核算一下成本,少说一天也能挣个二百块钱!

不过,这个数额暂时没法只能小幅度扩大,做不到太多增长了。小广场附近的客源几乎已经被他占光了,他现在自己搭的小棚子又没有门市的成本,等到有人开始抢生意了,大概利润会回落到两个小摊加起来一共一百五六十块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