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第2/3页)

傅缙重重喘息着,哪怕时至今日,他都无法忘记初初知悉时那种火烧火燎的焦灼感。

他双手握拳,指关节泛白一阵紧痛,却忽觉有一双柔软的手覆在他的绷紧的拳上,紧紧握住。

他睁眼,对上一双带关切担忧的柔和水眸,楚玥正仰脸他。

心中一暖,那种如火烧火燎般的怒恨便如潮水退去,傅缙松开拳,反手握住她。

“就这样吧。”

远眺一眼云雾缭绕的大山深处,他收回视线,“风大,我们回去吧。”

……

这两日,傅缙的情绪都不怎么高,他不再说,楚玥也不开口安慰,只仔细照顾他的衣食,夜间两人偎依在一起,用体温温暖彼此。

渐渐的,傅缙恢复过来了。

垂眸看她细细服侍自己穿衣,一一把甲胄的铁扣扣好,理了理衣领,才满意笑笑,“好啦。”

傅缙含笑看她,半晌,他拉她到翘头案前坐下,要亲自为她梳发。

山中的一切都简陋,梳子是没花纹的杨木梳,铜镜是不过两个巴掌大小,支在翘头案上。

他一下接着一下,细细给她顺着发,二人的视线在铜镜内交汇,唇畔微微翘着。

风从半启的窗扇灌入,和缓带着草木气息,他放下梳子,在她微翘的眼角印上一个吻。

……

二人梳洗罢,用了早膳,才出门,就见赵禹飞奔而来。

宁王回信到了。

傅缙展开一看:“殿下之意,两军立即汇合。”

至如今天下局势,西河王已成气候,赵王周王淮阳王等本势大的藩王必然不忿,如今既已起兵,就没有回去的道理。

另外还会萧太后之前一道旨意召来勤王的天下诸州。这皇帝太后虽然死了,但旨意却还在,作为大梁臣子,也不能掉头就打道回府。这会是一股或凝聚或分散、或积极或懈怠的力量。

一场争夺争夺天下的混战,即将拉开帷幕。

宁王欲谋大事,这就是一个相当好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傅缙足足将京城拉出来了三万多的精兵。实话说聚焦在此的视线绝对少不了的,要是傅缙还没动向的话,大概很快就有人要来招揽了。

麻烦多多不说,招揽不成,还有可能生恨,很不利于日后发展。

因此傅缙建议,两军尽快合拢为宜,这也是宁王站上舞台的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宁王毫不犹豫就应了,除上述原因外,三万多精兵,对于封地贫瘠发展不易的宁王而言,这是非常非常珍贵的,不容半点闪失。

汇合的地方也圈定了,宁王南下,傅缙北上,正好相州北二百里的在郦水畔汇合。此地遥望关中,不远不近,正适宜驻足观望,以看局势发展再做下一步行动安排。

双方既通过讯,傅缙立即下令,拔营起寨。

张太夫人当然是随孙子一起离开的,大军行进的速度并不会太快,老太太乘车正好合适。

本来傅缙让楚玥也乘车的,不过楚玥拒绝了,她打算日后随大军进退的,乘什么车?当然骑马。

浩浩荡荡三万大军往北而去,一路烟尘滚滚,楚玥私底下问青木,可有楚姒的消息?

前天二人重聚,她就问过青木了,不过当时还没有讯。

今日一问,青木就低声说:“刚刚接的讯,京郊萍乡的庄子,据闻曾来了一个锦衣美妇。”

这京郊萍乡的庄子,其实就是楚姒的陪嫁庄子。青木其实也很关注这件事,早早的,他就在楚姒的陪嫁庄子店铺附近放了钉子。

天色暗,看不清脸,不过那夜过后,这陪嫁庄子就套车往南了,整个庄子跟去了大半人手,只剩下不得用的,一问三不知。

“那想必就是楚姒了。”

楚玥也没多少诧异,她就知道,祸害遗千年,这位姑母没这么容易死的。

她奇:“就她一个人吗?”

傅涣呢?

少了一个傅涣,弄得她都有些不确定。

青木摇头:“确实是一个人,并无孩童。”

“这样?”

莫非傅涣出了什么意外?或者留在他父亲身边了?不得而知,楚玥也没多想,从怀里掏出两封信。

“青木,你立即遣人,将这两封信分别送到我父母亲手中。”

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事,楚姒是看得明明白白的,既如今对方归娘家,那楚玥给父母去一封信,就非常有必要了。

撕破了脸,她得让父母有防备。

楚玥直接写了,嫁入镇北侯府近三载,她发现姑母和傅缙有旧嫌,里面似乎涉及张氏之死。令人惊骇。姑母当时让她通风报讯,她虚以委蛇了,今却被姑母识破了。姑母行事不择手段,为防其生怨,万望父亲母亲多多堤防,以策万全。

至于她,逃出城后遇上傅缙,就跟在他身边了,一切无恙,请父母亲放心。

鉴于祖父楚源知情并参与到追杀荀嬷嬷里头去,有些前因后果楚玥没有写得太明白,尤其是她投靠宁王的,以免不慎泄密,给赵氏商号带来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