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第3/4页)

但方乐乐和孙琦钧的家庭环境显然都没有黎楠那么好,他们要面对的压力绝对比黎楠和谢泽之要更多一点,会更加谨慎,并且在发现后立刻选择替两人保守秘密也并不奇怪。

说到底,不过是价值观的差异罢了。

谢泽之根本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黎楠纠结了一段时间,也就逐渐淡忘这件事了。

训练太多了,华国队的冬奥集训也正式开启。

黎楠的4Lz紧张开发中,今年他大奖赛选的依旧是加拿大站,另一个则是法国站。

因为上一个赛季的世锦赛上,黎楠拿到了银牌,他和前三的安德烈以及克雷吉不会在分站赛中相遇,以黎楠的实力,毫不意外地拿下了两站分站赛的金牌。

以积分第一进入大奖赛总决赛。

可算是压了安德烈一头,黎楠开心的嘴角比AK还难压,疯狂上扬。

今年大奖赛总决赛入围的男单名单很是修罗。

第一名:黎楠

第二名:安德烈、克雷吉(并列)

第四名:卡格尔

第五名:安东尼

第六名:神谷朝生

六名选手,都是今年冬奥的奖牌种子选手,前三甚至能演绎一出冬奥金牌争夺赛了.

甚至可以说,今年这一场男单大奖赛,是给再过一个多月的冬奥做预热的比赛了。

算得上是热身赛,能在这一场总决赛中拿到优胜的人,极有可能在冬奥会上同样拿下金牌。

黎楠对这一枚金牌势在必得。

只是今年的大奖赛总决赛在俄罗斯举办,给黎楠拿到这枚金牌增添了不少阻碍。

说句难听的,俄罗斯就是安德烈和克雷吉的老巢,邀请的裁判肯定也是更加偏向俄罗斯的,别看黎楠是以积分第一进入的决赛,但真实情况却是两个俄罗斯的选手对黎楠进行包剿。

“这一战不好打啊。”丁建国眉头拧起。

钟桐这个赛季虽然有两站分站资格,可惜升组后不太适应,两场比赛的成绩并没有特别优异,积分远不够进入总决赛,因此他这个赛季差不多告一段落了,只剩下赛季末的几场B级赛事。

丁建国不需要带着钟桐去参加比赛,就回来继续负责黎楠了,往年的话谢泽之一个人也足够,但这个赛季事关冬奥,丁建国担心谢泽之还是小年轻,没有做领队的经验,还是回来继续操心黎楠了。

“这一战要是输了,对于你冬奥会的比赛很不利啊。”丁建国感叹,“没有在冬奥会前拿一块金牌,把安德烈压下去,冬奥会上估计讨不了好。”

历史成绩在一些中立裁判的眼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参照物。

黎楠争取不到亲俄裁判的分数,想要争取到这些中立裁判的分数,就必须有一个好的历史成绩作为参照。

裁判都有一套自己的评分逻辑,黎楠能够拿下这一部分的偏向,才能在冬奥会上多一分拿金牌的希望。

黎楠垂眸,半晌后他出声:“不怕,我的4Lz差不多了,这次总决赛上就拿出来见见世面吧。”

丁建国闻言一惊,看向谢泽之,“黎楠的4Lz已经练成功了?怎么从来没有听你们说起来过?不是还在开发中吗?”

谢泽之看了黎楠一眼,对着丁建国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开发是开发了,不过目前的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三十,还不到拿到赛场上的程度。”

丁建国吃惊,“都有百分之三十了啊?”

谢泽之:?

他的眼中终于透露出了一股子迷茫。

百分之三十是很高的数据吗?这个数据代表着黎楠跳十次4Lz,都不能成功一次啊?

说不定跳一百次才能勉强有三十次完成的。

百分之三十,放在其他的运动员身上,那都不能算是开发成功了,而是还在开发中。

丁建国见谢泽之这样,心中终于带上了几分优越感。

嘿,还说你最了解黎楠了,这下才发现你也有不了解的东西了吧!

丁建国很得意地看了一眼谢泽之,才解释道:“百分之三十的成功率对于黎楠来说已经不低了,放在以前都是黎楠敢不问我就直接拿上赛场的成功率了。”

谢泽之:……?

谢泽之的视线从丁建国的身上挪到了黎楠的身上,用眼神询问这件事的真实度。

黎楠心虚地缩了缩脖子。

谢泽之懂了:确有此事。

这倒不是谢泽之不够了解黎楠,只是从谢泽之开始做黎楠的教练后,黎楠比赛的风格就逐渐被谢泽之影响,开始稳扎稳打地进行,不像是以前,时不时就来一个他还没掌握的跳跃,把周围所有人,包括身为教练的丁建国一起吓一跳。

不得不说黎楠确实是大赛型选手,他每次激进地尝试新技术的时候,无论私底下练习时候的成功率有多高,在比赛场上的成功率都不低。

完全心血来潮的跳跃都能成功,所有人都以为黎楠私底下成功率不低了才敢拿到赛场上去,只有丁建国知道黎楠私底下到底练没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