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无责任番外六(第5/6页)

父亲母亲做法一样,小刘进潜意识里认为以前在母亲好用的招数如今也不好使了。此后甚少撒泼哭闹。除非他十分想要某个东西,或者十分想念父亲。

又一年夏收时节,刘彻又在宫里呆够了。长安大小事扔给太子,他去甘泉宫,打算去甘泉宫周边转转。太子令宦官通知百官,非急事上午上报。他把下午空出来亲自教儿子识字,或陪他练剑。

太子先拿起宝剑在儿子面前耍一会,又同卫不疑切磋。太子动真格的,卫不疑踉踉跄跄站不稳,还急的大喊大叫:“不是切磋吗?怎么来真的!”

小刘进目瞪口呆。

没有想到温柔的父亲这么厉害。

太子收剑问儿子:“想学吗?”

小刘进不假思索连连点头。

“很累!”

小刘进摇头:“我最不怕累!”

卫不疑一边擦汗一边打量兴致勃勃的小侄子,心说难怪太子的儿子比别人家孩子懂事。他父亲教他习剑前也给他来个下马威,他恐怕也不敢叫苦叫累。

卫青没有父亲教,又不像太子前世有师傅耐心指点,师兄师姐照顾,哪能想到这么多花招。

霍去病虽有大将军舅舅和皇帝姨丈指点。可二人教他一板一眼。以至于霍去病也想不到先让儿子佩服他,然后再让儿子自己选。

公孙敬声和昭平君倒是还有机会,但他二人缺少耐心。二人用他们得随天子前往甘泉宫为由把养儿育女之大事扔给夫人。

殊不知刘彻没打算带两人。他俩就跟跟屁虫似的,只要刘彻不见朝臣,刘彻去哪儿他们去哪儿——名曰保护陛下。

两个外甥,皇家至亲,不能打,骂也无用,昭平君打小不知道什么叫羞耻。公孙敬声不怕骂。陛下骂他,听着便是。毕竟陛下是君也是长辈。

用膳的时候他俩终于滚了,刘彻问身边黄门:“他俩是不是希望朕给他们升一升?”

俩人是太子至亲,等太子登基为帝,最低也是九卿。比家世,有卫伉卫不疑在前,比学识有霍光张安世,比本分还有金日磾。二人是聪明人,应该知道陛下想提拔年轻人也轮不到他们。黄门心里这样想,但不敢说真话,他不知道陛下只是随口一问,还是征求他的意见。

“甘泉宫护卫毕竟不如京师。”黄门只能这样说。

刘彻张口结舌:“你——你们是死的?”

“陛下,两位公子忠心耿耿总比他们成天见不着人趁机到处游玩好啊。”

刘彻点头:“倒也是。”顿了顿,“看在他二人忠心耿耿的份上,朕就当他们不存在。”

出甘泉宫东巡的路上刘彻到行宫歇息,当地官吏想引荐美人,一看天子身边俩门神,一个太子姨表兄,一位太子姑表兄,怕了怕了,惹不起。

然而就算有美人相伴刘彻此行也没能尽兴,盖因走到一半太子令人送来急奏,匈奴王庭左大都尉差人递来密奏——降汉。

虽然匈奴不足为惧,可匈奴单于王活着,刘彻总觉着膈应,像大业未成有遗憾。封泰山也无法理直气壮向上苍禀报他的功绩。

刘彻收到密奏第二日回甘泉。刘彻从甘泉宫返京,左大都尉也收到带有玉玺的回函。

七月下旬,天气转凉,左大都尉再次来信。刘彻看到内容很是满意,随手递给太子,太子气笑了。

刘彻不明所以:“太子笑什么?”

话音落下,大将军和大司马联袂而来。

太子扔给他舅。刘彻不满:“据儿,这是——”

“父皇,先让大将军看看。”太子打断老父亲。

卫青看一遍,没有什么问题啊。太子揉着额角提醒:“地点。”

霍去病勾头看一下,掐指一算:“离边关两千里?”

太子点头。

霍去病看看他舅舅又看看天子,见两人还没意识到,“这哪是降于汉,分明叫我们派兵救他!舅舅,陛下,想想我上次到何处受降。”

霍去病说的上次是指浑邪王那次。虽在黄河北岸,可那边如果有长城,站在长城是就可以看到浑邪王王帐。

刘彻也觉着距离不对:“如果需要我们救援jsg,这信也到不了长安。再说了,离匈奴单于王甚远,他势单力薄也不敢诈降。”

霍去病:“匈奴全民皆兵,帐篷放车上,撵着牲畜就走了,为何不能再过来几百里?如果怕单于王安插在部落里的人怀疑,可以谎称南下放牧。水草肥美时节,他忍不住也情有可原。”

多年以前刘彻令巡查的边关将士顺便找盐井找石涅找铁器,他们当真找了几座,而且易开采。近几年北方用的盐和烧火的石涅皆来自草原。闻言,刘彻解释匈奴不敢南下,担心撞上护送盐和石涅的将士们。这个理由不好用。

太子:“既然他多走几百里就会被匈奴单于王发现,那汉军过去受降也会很难躲过单于王的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