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吴应熊,你是拿到崇祯的剧本了?(第2/3页)

刘玄初道:“大王,楚王毕竟是李大将军的岳父,李大将军不会对他赶尽杀绝的……而且咱们就算死扛也扛不了太久。现在趁着楚王的兵还没崩溃,咱们还是可以撤出去的!”

这是要丢下吴国贵扛雷,自己先跑……这个刘玄初果然还是精通“关宁军学”的!

吴世琮吴玉帅大声道:“父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咱们的甘陕老兄弟还在,就算回到陕甘,也还能找到出路!”

“出路?”吴应麒看了儿子一眼,“世琮,你觉得咱们打败了这一仗,大周国还能有前途吗?”

“父王……”吴世琮先给刘玄初使了个眼色。

刘玄初马上招呼手下的参谋赶紧收拾东西离开,看见人都走了,吴世琮才压低声音对父亲道:“父王,即便大周没有将来……咱们父子也不等于没有将来啊!”

“这个……大周没了将来,咱们还能有将来?”

“父王,您还不是大周皇帝!”吴世琮对老爹说,“您不过是大周的一个王爷……”

“可是你爷爷已经准备让我当太子了……”

“父王,”吴世琮摇摇头,“这锅咱们可不能背啊……”

吴应麒还想再说什么,外头的枪声、喊杀声已经越来越近了!

他也知道再坚持不下去了,只好叹了口气道:“天意,都是天意啊……看来为父命中就没有当天子坐江山的福分!”

他又顿了顿,最后才跺了跺脚,吐出了一个字儿:“撤!”

……

吴应麒吴灵顿这一跑,吴国贵吴吕歇尔当然就惨了!

因为李中山这个时候已经通过审问俘虏,知道抄自己后路,差点把自己变成“李破仑”的那个“吴吕歇尔”是自己的岳父吴国贵!

这可太不应该了!

李中山当时就怒了,必须得逮住这个吴吕歇尔……不仅是为了解恨,还为了湖南!吴国贵可是吴周的湖南总管,湖南各处的折冲府的折冲校尉都是他的部下。

拿下了他,不说传檄而定湖南,也能为日后抚平湖南各处,将湖南的府兵变成大明的国人创造最有利的条件。

这个湖南兵……可是湘军啊!

所以在确信吴应麒、吴世琮的军队开始撤离前线后,李中山就将追击逃敌的任务交给了李中正,然后自己和李辅臣、李来顺一块儿,开始设法包围吴国贵了。

吴国贵发现苗头不对,也果断组织了突围,但他所处的位置非常不利于他撤离战场。他的北面是捞刀河,东面是李来顺,西面是李中山,唯一可供他撤离的南面又被李辅臣率领的骑兵包抄。

为了可以突出重围,吴国贵连忙抽调上万步军骑兵向南突击。但是却被下马使用燧发枪作战的李辅臣、李中山的亲卫骑兵阻挡。虽然冲出去一些人,但是大部队却误以为遇上了明军模范镇的阻击而退了回去,等吴国贵重新组织起第二波突围部队的时候,李辅臣手下的一个步军镇已经赶到,在吴国贵所部的南面展开了横阵。

在努力尝试了几次突围未果之后,吴国贵只好率兵退到了捞刀河的一处河湾内,依托河道保护住侧后,然后在正南面用长枪兵和火枪手勉强组成防线,来了个固守待援。

仗打到这个份上,李中山、李辅臣、李来顺指挥的明军也已经筋疲力尽,无力对已经变成困兽的吴国贵发起强攻。

于是,李中山一边让人在吴国贵据守的河湾南面挖壕围困——先把吴国贵包围起来,反正他手头也就几天的行粮,吃完了多半就投降了。

另一边,李中山在得知(通过和颜悦色地向俘虏提问)吴应麒早就在湘江上架好了浮桥,以备不时之需后,就立即命令追击吴应麒的李中正去抢占吴应麒留下的榔梨市大营,并且让他得手后再去试着打一次长沙……看看能不能挟着捞刀河大胜的余威,一举攻占长沙?

就这样,经过了一整个晚上的调度和重新布署,到了第二天清晨的时候,捞刀河战场上的枪声、炮声、喊杀声总算是告一段落。

整个天地间,突然就安静了下来。苦战了几乎一整天的人们,都得先喘口气儿,好好歇上一会儿了。

而李中山则拉着自己的“好贤侄”,大明忠王李来顺一块儿回了永安市的大营……他可还有要事得同李自成的这位侄孙商量呢!

“忠王,这回真是多亏你了!要不是你来的及时,那我可就要惨遭滑……惨遭败绩了!”李中山这回看着李来顺那真是越看越顺眼,要不是他爹和李自成联了宗,他的辈份比李来顺大一辈,他都想和这位大明李忠王拜把子了。

李来顺也和李中山一见如故……虽然两人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却和亲叔侄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