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谁更进步?(第2/3页)

不过相比依然高居帝制大旗,内部存在着巨大的“退步动力”的吴周,已经彻底把皇权送上债台,并且建立了强大共和政权的大明,显然还是更加进步的。

所以,共和大明理应打败帝制吴周,成为引领华夏进步的旗帜!

李中山的大将军旗在阵前停下,他转过来面向一里多地外已经混乱的周军右金吾上卫和右金吾中卫的阵地,面前只剩下正在散去的硝烟!

在他的身后,是罗大为率领的大明陆军第十一镇的八个步兵营,足足八千精锐,已经在李中山的亲自鼓舞下,全部起立,准备发起冲击了!

他们虽然不是全燧发枪的模范镇,但也绝对堪称劲旅。

对面的吴周军纷纷已经意识到明军即将发起进攻,所以开始拼命进行炮击,试图迟缓明军的行动。一枚炮弹呼啸着从李中山的身旁几尺外飞过,但是这位大将军却丝毫不惧。

第十一镇的散兵已经开始前进了!

他们当中只有部分人装备了线膛枪,大部分都只有经过仔细挑选的做工最好的滑膛枪。但是配合上米尼弹,即便是滑膛枪,依旧可以击中百步开外的目标。

看到这些散步端着燧发枪,迈着坚定的步伐冲进硝烟,李中山刚刚举起右手,向他们行了一个军礼。然后他又一打马屁股,从两个营方阵中的间隙穿过,直往第十一镇的总兵认旗奔去,罗大为见到李中山到了,在马上行了一个军礼。

李中山策马停下,对罗大为大声道:“罗总兵,一定要突破敌人的前阵!同时要提防他们的骑兵反击……如果他们的骑兵上来,一定要及时开出空心方阵坚守!”

罗大为恭敬地说:“遵命,大将军,属下不但会破了吴周的前阵,还会打穿他们的左翼!”

李中山鼓励地笑了笑,然后对罗大为道:“罗总兵,你也不要冒进……吴周军展开正面并不算宽,纵深应该很大,后备队应该也不少。你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打进敌人的第一道战线,然后站稳脚跟,吸引吴周军的后备队来反击。”

罗大为立即答应,李中山的布署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吴周军的预备队都吸到他们的左翼,然后由李中正指挥的迂回军团猛攻吴周军的右翼,把他们打崩完事儿!

至于由第十一镇打穿吴周军的左翼……他们还没那么废物!

李中山重重点头,“开始吧!”

罗大为发出怒吼:“第十一镇……前进!向前进!”

随着他的吼声,一阵急促的鼓声响起,在李中山的注视下,大明陆军第十一镇下属的八个营,组成了八个营级纵队,一个接着一个,离开了他们原来的阵线,向前挺进。

李中山在目送他们离开后,又飞马回到了位于己方战线第二线的蔡家坡高地,一个简易的前敌指挥部已经在那里展开完毕,高地上站立着第一军的总参军姚启圣和其他一些参谋人员,还摆放着各种旗号、军鼓、铜锣,高坡下面还有上百骑待命的传令骑兵,等待着李大将军的将令。

清晨的阳光下,两支大军的第一轮短兵相接,马上就要开始了!

……

两军之间发出了一阵又一阵的白烟,噼里啪啦的射击声连绵不绝,吴军的六斤青铜炮则疯狂发射着霰弹!

一边是燧发枪、线膛枪射出的米尼弹又准又狠,一边是青铜炮打出的霰弹杀伤力惊人。两边的战士不停扑倒,但依旧死战不退……即便是刚才为了躲炮弹而蹲下的那两个周军的卫,现在也被他们的将军鼓起了士气,又站起身拿着手里的燧发枪和火绳枪同明军对射了。

而在这两个卫的身后,大约百步开外,四个营的吴周军枪骑兵,已经准备就绪!

经过几轮的对射之后,首先被打败的是吴周军前沿的炮兵!这些炮兵持续遭到狙击,死伤惨重,很快就因为炮手死得差不多了,无法继续射击,只好选择撤退保存实力。

而在吴周的炮兵被击垮的同时,双方的战线中间已经被白烟笼罩,谁也无法看清对手了。

一阵刺耳的唢呐声忽然在明军阵前响起,然后第十一镇所有的队正都发出呐喊:“长枪突击阵!”

这是一个长枪在前火枪在后的冲锋阵形——既然长枪还没有被完全淘汰,那就在进攻的时候用一下吧!这个一丈三尺的长枪,怎么都比燧发枪更适合捅人吧?

除了那三个纯燧发枪的模范镇,其他的明军镇下面的步兵队都是两排长枪加两排燧发枪的组合。刚才打枪战时,燧发枪兵组成密集队形或散兵线顶在前面,长枪兵则列成疏阵押后。现在火枪手就从疏阵的间隙钻过去,长枪兵身后重新组队。而长枪兵没有丝毫犹豫,就顶着前方胡乱打来的子弹,怒吼着发起了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