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太子被围,汝当勉励之!(第2/4页)

吴三桂放下药碗,一双满是老人斑的手捂在脸上,深深叹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啊……老夫打了一辈子仗,偏偏不会打水战,没想到这水战那么难打……那些楼船看上去又大又强,怎么就打不过那些逆风逆流时都不能自己动弹的老闸船呢?”

看见吴三桂这么纠结这事儿,吴应麒也挺无语的,他那么大老远从陕西跑来湖南,风尘仆仆,日夜兼程,可不是为了来听老爷子说这种悔恨交加的话的。

“父皇,您别难过了,咱们的水师虽然打不过明军,但儿子这次带来了不少甘陕骑兵!”吴应麒拍着胸脯道,“这些骑兵都善于和炮兵、火枪兵、长枪兵协同……他们在西域对上叶儿羌、和硕特、准噶尔等部时,都是相当犀利的!明军的骑兵很少,又缺挽马,能拉来湖南的火炮一定也不会太多,所以咱们的优势还是极大的!”

在吴三桂兵败江西,退守湖南,到底他的宿命之地衡阳的时候,吴应麒的儿子吴世琮却用区区一两万军队在西域大杀四方。装备有少量燧发枪,可以协同使用火枪兵、长枪兵、炮兵、骑兵,并且可以发起大规模枪骑冲锋的吴周军,对于叶儿羌、和硕特的军队是可以构成碾压的,连准噶尔人都抵挡不了。

听儿子这么一说,吴三桂也显得非常欣慰,笑着对吴应麒说:“太子被困九江,汝当勉励之……”

他这话一出,侍立在一边的刘玄初都是脸色大变。而吴应麒更是扑通一下就给跪了:“父皇,儿臣不敢当朱高煦啊!”

吴三桂摆摆手,道:“老二,你觉得朱棣如果不能顺利拿下朱允文,而是打出一个南北明的局,谁将会继承大统?是不会打仗的太子,还是能征善战的汉王?虽然湖南一战优势在我,但是李辅臣、李中山也不是那么容易消灭的,他们最多就是撤回江西。老三对广东的偷袭又没搞成,现在正在往湖南撤退。而长江水道现在又被明军水师牢牢控制……江夏、汉阳、汉口三镇看来也难保全。所以湖南之战即便打胜,咱们依旧处于劣势……看来朕没有能力将一副大好江山交给你了,朕只能留个烂摊子给你和世琮收拾了!这副烂摊子,你大哥收拾不了的!”

“父皇,还有太孙呢!”吴应麒小声提醒道。

吴三桂摇摇头:“他不行……等打完湖南这一役,朕会安排他去南京投李中山,所以你不必担心他。”

听着吴老头子疲惫的口气,马宝、刘玄初心里都是一酸,差点眼泪就下来了。他俩都已经感觉到吴三桂不久人世了,而且也能感觉到吴三桂对吴周的未来已经灰心了。

这可能也是因为他自感去日无多吧?

不过话说回来,吴三桂要在当下这个时候驾崩,对于大局的确是非常不利啊!

因为吴周内部不算吴三桂自己的话,一直存在太子系、秦王系、楚王系这三大派系的,而且这三大派系的独立性都很强。这次吴三桂东征江西不带吴应麒、吴国贵,只带吴应熊,其实就是为了扶植太子系,好为吴应熊将来接班创造有利条件。

可谁也没想到,吴周军居然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输掉了最不应该输的水战……把自己生生玩成了陈友谅第二!

所以吴三桂不得已只能扶植吴应麒接班,以免自己一生基业,将来付诸流水!

吴三桂这时候觉得非常疲惫——这段时间他一直在衡阳养病,本打算养好了就搬去长江北岸的荆州或是襄阳坐镇。可是自打他到了衡阳,这病好像越来越重了……

想到这里,吴三桂叹了口气,然后指着刘玄初对吴应麒道:“老三已经制定好了一个决战方略……朕已经让玄初看了,他觉得不错,你也看看吧,如果觉得还行,就照着执行吧!不过这一战的主帅还是你,好好打吧,大周就靠你了!”

他已经有点累了,对吴应麒、刘玄初挥挥手,“你们去商量吧,朕累了!”

……

湘赣边境,插岭关镇。

炮声突然沉寂了下来,接着响起的就是很有节奏感的鼓声和稀稀拉拉的枪声。

伴随着鼓声向着杰书的残部据守的插岭关镇城墙的塌方处不急不徐地前进的,是整整两个组成了冲锋纵队的燧发枪营。这两个燧发枪营分别来自模范第一镇和模范第二镇,这两个镇加上广东那边的模范第三镇,就是当今天下……也许是当今世界唯三的三个以燧发枪为步兵主战兵器的师一级作战单位!

而那些零零碎碎的枪声并不是正在前进的燧发枪兵打出来的,而是散在燧发枪兵前面的散兵打出来的。这些散兵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物理清除敢于来填那两个被大炮轰出来的城墙缺口的杰书所部的吴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