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敌在东王府!敌在莫愁湖!(第2/4页)

“真的?”尚淑英还有点不放心,一脸的忧愁,“这杀父之仇,我当然可以放下,就怕英王不信……上次征淮西时,我就差一点被他行了军法!”

刘进忠看到尚淑英态度动摇,赶忙劝慰她道:“对,对,区区杀父之仇,当然可以放下……那个李辅臣的干爹不就被阿济格所杀?他后来和阿济格可好了!”

爹多了也就不稀罕了……

尚淑英摇摇头:“进忠,这话你说我可不信,得英王殿下亲口对我说!”

“那好办,”刘进忠笑道,“英王就在莫愁湖……你先告诉我东王在哪里,我们去抓了东王,然后一起去见英王,和他冰释前嫌。”

尚淑英叹了口气道:“东王就在东王府中坐镇……不过我不和你一起去东王府了……我还是先去莫愁湖找英王吧。”

“也行,”刘进忠点点头,“你和英王有旧,和他好好说说,恩怨一准能化解。”

尚淑英看了眼左右,问:“谁愿意跟我一起去莫愁湖拜见英王?”

还真没几个人愿意跟随尚淑英,也就是一些随她嫁到续顺公府的奴才还忠心耿耿地跟着她,而续顺公府出身的将领,现在没有一个肯跟着她的。

很显然,这些人已经被刘进忠给“消化”了……

尚淑英吐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领着几十个亲兵策马而走,向着莫愁湖的方向而去。

而刘进忠看着自己的妻子离开,又扭头看了看被尚淑英留下的几千刘家军,突然张开喉咙大呼道:“奉旨讨伐耿精忠,可愿随吾杀贼?”

“愿随大王!”

众人发出欢呼!

刘进忠所部的骨干要么是勇卫营系的,要么是续顺公府的,其中前者人多,属于主流。但就算是续顺公府的人,现在也不愿意跟着耿精忠去造大明的反……他们和朱三太子、李辅臣、李中山他们又没仇,何苦替耿精忠当炮灰?

看到大家都愿意跟着自己,刘进忠的信心就更足了,大声呼喊道:“敌在东王府……向东王府进军!”

“敌在东王府!”

所有人都跟着一起大呼,然后全军调转方向,跟着刘进忠向着南京皇城的北安门而去!

……

尚淑英并没有对刘进忠说真话,耿精忠并不在东王府,实际上尚淑英也不知道耿精忠真正的位置。因为耿精忠在尚淑英带队离开西安门后不久,就带领八千精兵去支援在常府街受阻的李之芳了。

而在刘进忠率兵扑击北安门的同时,常府街周遭,已经是一片尸山血海了!

因为这一路的叛军是耿精忠亲自指挥的,人数又特别多,是根本输不起的——他们要输了,那别处的叛军还打什么打?赶紧跑路吧!

所以常府街的得失,就能直接决定南京之变的结果!

因此在整个南京之变中打得最激烈的,就是常府街上的常家大宅一带了。

耿精忠一方面输不起,一方面凭借兵力雄厚,动用一万多人攻打一条长街加上一栋大宅邸,企图速胜。所以一上来就用足了气力,派出军队一波接着一波发起猛攻。就想着尽快拔掉这个要点,然后沿着常府街继续向南京最繁华的地段进军!

而常威那边也在全力防御!他手下的兵力刚开始时不算多,只有两千多人。似乎只能凭着一座不怎么坚固的大宅子死守!

但是打了没一会儿,那些被耿家叛军点燃的大火逼得躲进这所常家大宅的“国众”开始“临阵投军”,加入常家军和耿精忠的人作战了。

他们的人数也不算太多,也就小两千吧。常威麾下本来就有两千多人,这下变成四千多了,兵力密度一下就上来了。

而且这伙南京国人和国士都参加过之前的南京保卫战,虽然没有参加过什么激烈的战斗,但毕竟闻过大半年的硝烟,又在南京被围攻期间参加了相当严格的军事训练。

另外,他们的家园刚刚被耿家叛军放火烧了,眼睛都红了,所以士气极高!

在血战了差不多一个上午后,常家大宅周围的尸体都堆成山了,围墙浸入鲜血,都被染成红色了。不过这围墙也岌岌可危了!这一圈围墙可不能和定王府的围墙相比,单薄低矮了许多,而且年久失修。砖墙上大大小小的到处都是岁月留下的缺口。最矮之处用手一撑就能翻过去。几个较大的缺口附近,还发生了激烈的肉搏,双方士兵的尸体交相枕藉,交叠着死在一起!

那个总是以文人面貌示人的常威现在也露出真面目了,身上披着的布面铁甲浸透了人血——都是被他亲手斩杀的耿军的血!

只见他这会儿正拄着一把很长的横磨剑,站在一群浑身浴血的常家子弟跟前,大声给他们打气,看着还真挺像一个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