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东王杀定王,大清还复来!(第2/3页)

但是在腊月二十这一天,随着银盔银甲的北王妃尚淑英带着五千北王军从南京的外金川门码头登岸,然后浩浩荡荡地开进神策门,“东王将为万岁”和“东王杀定王,大清还复来”的流言一下子就在南京城里疯传起来了。

不过还是有不少人还是不太相信耿精忠要造反杀监国当皇上。

而到了腊月二十五,也就是今天……苏松镇节度使岳乐,浙东观察使李之芳,浙西观察使范承谟,福建观察使刘秉政等外臣奉东王令旨,率兵上京,大军正在进入南京外城上方门的消息,突然跟炸了锅似的传遍了南京内城,这下所有人都知道不对了!

南京内城街道上的“红衣国众”们不仅人人带剑,有些人上街的时候甚至还带上了新买的燧发手枪!

南京内城定淮门外的铁匠一条街上,更是一片红彤彤的,都是自费来购买布面铁甲和锁子甲的国众——根据规定,国人、国士不仅可以持有火枪、弓弩,还可以购置甲胄,当然了,数量上是有限制的,而且必须持有“国人牌”和“国士牌”才能购置,所购买的甲胄、火枪、弓弩上面还要刻上该国人或国士的姓名和牌号。

而在国人、国士聚集的定淮门外大街上,流言传得可就更厉害了。

“听说了吗?耿东王真的要反了,他霸占的老皇城已经全面戒严了,没有东王的命令,谁都不许进出!”

“可不是嘛……昨儿我在上方桥上亲眼所见,岳乐、李之芳、范承谟、刘秉政的军队大批大批开进来,人数加一起都有一两万了!”

“东王军这些日子也在往南京调动……仙鹤门那边天天有军队开进来!”

“北王的兵也来了!金川门内的北王府都快变成军营了……那个带兵回来北王妃尚淑英可是东王府司马尚之信的妹子!”

“反了,反了……都他N的是反贼!”

“怕什么?他们的人有我们的人多吗?南京城中的练军就上万,国人、国士不下十五万……安庆那边还有英王、南王的数万大军!江北的扬州还有陈中堂的淮扬团练军……姓耿的敢反,咱们就灭了他!”

“对,就灭了他!”

南京国人、国士大多是经过大半年战争洗礼才当上的,而且还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大明的自己人……现在当然要拿起武器保卫新生的大明国人、国士政权了!

而且……岳乐、李之芳、范承谟都是南京国众的手下败将,带了那么多军队打了大半年,南京内城的边都没摸着,现在才一两万人,有什么好怕的?

至于耿精忠……南京国众一样瞧不起他,私底下还给他起了个“老鼠王”的绰号。

之所以会有这个绰号,一是因为耿精忠长得有点獐头鼠目,看着像老鼠。

二是耿精忠是贼心鼠胆。

他是一边想当万岁——都快路人皆知了;一边又有点胆小,总是怕别人谋害他。

所以耿精忠整天躲在南京皇城里面,极少外出,即使外出也是晚上悄悄出门……真有点像老鼠王。

这样一个老鼠王就算侥幸反成了,那肯定也守不住局面,大清搞不好还要回来!

当然了,耿精忠自己是不觉得自己有“鼠性”的,他还觉得自己谋划得很好,应该是万无一失了!

就在南京国众门开始自发加强武装的时候,这位耿东王还在自己的王府当中和刚刚入城的岳乐、范承谟、李之芳、刘秉政、尚淑英,还有他在南京城内的心腹尚之信、喻仁英、黎道人、白显忠、徐文耀、王世瑜等人密谋造反。

“王爷,现在南京城中有您的一万五千大军,有岳帅、李观察、范观察、刘观察的两万大军,有北王的五千大军……拢共有四万之众。对面只有卢三好的一万团练和两三千民兵,咱们的优势很大啊!”

“王爷,现在大胜关、当涂、采石矶、芜湖、铜陵、贵池等处,都在曾大帅的掌控之下,大小活吕布的兵还顿于安庆坚城之下,陈永华的兵刚刚打下淮安府城,现在也在休整……至于卢三好,则因为吴三桂自称周天子而陷入了尴尬,咱们的人一顿弹劾,搞得他天天被复明大会的人纠缠。南京城内,已经没有可以和王爷您对抗的人物了!”

“王爷,您不用担心活吕布父子,他们压根来不了南京……我家北王亲率五千精兵守在浦子口大营!活吕布父子又没有水军,怎么过来?”

“王爷,您别担心什么大清还复来……大清国内也乱成一锅粥了,康熙和他二哥摄政王福全之间已经剑拔弩张,等来年开春后必有一战,他们自己都打不过来,还会管咱们的事儿?”

“吴三桂那边也不用担心,他首先要对付的还是李自成……这两位可是宿敌,是没有可能讲和的,必有一番龙争虎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