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快追啊,别放跑了王大头!(第3/4页)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八旗兵比起两三年前强了不知道多少。如果让他们去打拿出让大清朝上下都痛得要吐血的川南之役,吴三桂就算能赢,也不可能赢得那么漂亮。

至于什么应天团练、淮西团练……守城守垒还可以看看,如果要在野外摆开来打,他们怎么可能是八旗马队的敌手?

看见前后左右的骑兵的这股精锐劲儿,格斯泰也有点欣慰。虽然这些人和当年的八旗兵是没得比,但是比起当年被八旗天兵打得到处乱窜的闯贼老营兵也不差了。

如果考虑他们的装备更好,有好马好甲好械,就算遇上山海关前的老营兵,应该也能打个势均力敌吧?

“呯呯呯……”

一阵枪响从前方传来,打断了格斯泰的思绪,他干嘛勒住缰绳,停下战马,然后伸出耳朵侧耳倾听。

枪声似乎有点密集,是从正前方传来的,应该是两边的人在枪战。

这个时候又有几起飞驰而来,找到了格斯泰的认旗。

“禀都统,前锋在睢水北岸遭遇逆贼的火枪骑兵,数量约有百骑,我方亦出动骑马火枪兵与之交火!”

这名传骑说的火枪骑兵其实有两种类型,一是配备了手枪的突击骑兵——这是李辅臣在广东搞出来的;二是骑马的线膛燧发枪兵——这是李中山的发明。

而今儿格斯泰的先头部队在睢水北岸遭遇的只是配备了手枪的突击骑兵,人数也不多,仅有百余骑。他们原本在睢水北岸戒哨,突然就和格斯泰派出“清场”的前锋马队装在了一起。

依靠着披甲的“贴脸枪毙”的战术,这队火枪骑兵才刚接触的时候占了不少便宜。但是便宜也没占多久,因为格斯泰的八旗兵中也有骑马的火枪队,而且数量还不少。

随着后续的鸟枪骑兵开始下马射击,之前占据上风的明军火枪骑兵很快就支撑不住,沿着浮桥退往了睢水南岸。睢水北岸,随即被清军控制。

格斯泰很快就在一群戈什哈的护卫下飞马到了睢水北岸,找到了个土堆,便飞马上去,眺望起睢水南岸了。现在是夏季,睢水的水量充足,河面宽,水流急,涉渡起来有点风险……

正在格斯泰琢磨着要不要进行涉渡的时候,突然他身边的戈什哈一起大呼了起来:“小活吕布!小活吕布!”

李中山和他爹李辅臣可是北京城的明星人物,谁人不认识?

不仅格斯泰身边的戈什哈认识他俩,就连格斯泰格老爷子都认识李辅臣、李中山这对N姓家奴大小活吕布。于是他赶紧拿出一只千里镜,举起来往睢水南岸看去,只看见睢水浮桥的南面,这时候出现了一群打着不知什么旗号的骑兵,当先一骑,高大威猛,红袄银甲,头戴银盔,手持一根丈六长枪,正是人称小活吕布的王大头!

王大头身边还跟着个白袄黑甲,没有携带任何武器的女将,正是尚淑英。

那王大头似乎对睢水北岸越聚集越多的八旗骑兵赶到异常震惊,突然就扬起马鞭指着身边的尚淑英大骂了起来,骂什么格斯泰当然是听不清的,但肯定不是什么好话。

骂几句似乎还不解气,这个王大头突然挥动马鞭在尚淑英身上狠狠来了几下!

随后,那个不可一世的王逆王大头就打马调头,带着一群火枪骑兵向浮桥南岸附近的一处大围子,也就是符离集飞驰而去,而挨了顿打的尚淑英则马上策马跟进,其他的骑士看到他俩都走了,也无心恋战,全都调过头跟着王逆一起跑了。

所有人都跟受了惊一样狂奔,连浮桥都忘记守一守了,大家一起奔向了被一圈堤坝围着的符离集。

“王大头要跑!”格斯泰这个时候已经反应过来了,忽然兴奋地大喊:“擂鼓,进兵……快追啊,别放跑了王大头!”

“咚咚咚……”

进兵的鼙鼓声很快就响了起来,然后就是此起彼伏的呼喊声。

“王大头跑了……快追啊,别放跑了王大头!”

“前方着红衣、穿银甲的就是王大头!”

“前方短髯大头者是王大头……”

还别说,这些八旗兵的观察能力还挺强,居然观察出了王大头的头挺大……要不怎么叫王大头呢?

这帮八旗兵可早就瞧活吕布父子不顺眼了……八旗姐妹们喜欢的,八旗子弟一定讨厌!

而今儿好像就是斩杀王大头的天赐良机!

一想到自己有可能手刃大清最可恨的反贼王大头,这群辛苦了好几天赶路,又没好好休整的八旗天兵们顿时都来了劲儿,一个个嗷嗷叫着就飞马冲过那座不设防的浮桥。

格斯泰也跟着一起冲上了浮桥,带着一群亲兵戈什哈很快也过了浮桥。而就在他过桥的当口,周围的人们忽然又欢呼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