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北伐中原?好熟悉的剧本啊!(第2/3页)

岳乐现在调集那么多的军队,十有八九就想这么干!他一旦得手……南京城就会被团团包围!到时候江北大营的水师、江西大英的水师再封堵南京的上下游江面,咱们这几十万人恐怕就得被困死在南京了!”

呦!这剧本熟悉!

李中山李大中堂扭头看了看朱三太子,这位已经有点害怕的样子了,估计也是害怕变成洪教主吧?

“东王,不知你有何破敌之妙法?”朱三太子忙问。

“有!”耿精忠信心满满地道,“监国,臣建议咱们可以来个声北击南……让北王率领江北大军北上高家堰,吸引鞑子的江西、江北和部分江东大营的兵力北上。然后再由李中堂、卢中堂率领所部团练军向南出击,直奔江南大营的驻地溧阳,臣再命曾养性出兵广德,然后也转向溧阳,配合二位中堂一举击破溧阳的江南大营。只要江南大营被打破,那太湖周围就任凭你们纵横来去了。到时候岳乐一定会退兵!岳乐一退,南京之围自解……”

“哈哈哈!”李中山没等耿精忠把话说完,他就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方案听着和历史上那位杨东王也差不多吧?等大破江南大营,逼退江东大营后,是不是该逼封万岁了?

“李中堂,你笑什么?”耿精忠沉着脸问。

李中山笑道:“下官笑王爷谨慎过头,不是很放得开啊!”

耿精忠瞪了李中山一眼,“李中堂,你有小活吕布之称,想必破会用兵吧?你说说……你打算怎么对付岳乐的大军围攻?”

“东王,”李中山笑道,“您的声北击南,围魏救赵其实就挺好。不过胆子还应该大一些!您让刘北王去高家堰干什么?你想决堤水淹江北?您真以为安王岳乐会在乎这个?”

“他不在乎?”耿精忠皱起眉头问。

“当然不在乎了!”李中山哼了一声,“对他来说,打破南京,拿下咱们的监国定王才是要紧事儿!江北会不会被水淹……呵呵,这不还有江北大营、江西大营可以承担责任吗?退一万步说,就算淹死一些人又如何?他们入关取天下的时候,杀了多少人?光是一个广州就屠了几十万吧?”

他说这话的时候,目光冷冷地看着耿精忠和尚淑英……当年领兵屠广州的就是他俩的父辈!

尚淑英哼了一声,瞪着双大眼睛恶狠狠看着李中山,鼓鼓囊囊的胸脯迅速起伏着,看上去虽然不如杨小环那么“宽广”,但也差不太多。

耿精忠也有点恼火,但他又没办法替耿继茂那个死了的老东西辩解,也只能干瞪眼生气。

朱三太子只好开口打圆场,“李中堂,广州之徒的罪魁祸首都已经不在人世了,你就别再军议上提这个事儿了,你要有什么破敌的法子,就赶紧说吧!”

耿精忠也道:“是啊,有什么妙计就说吧!”

“妙计谈不上,”李中山笑道,“下官的想法是既然都到淮河边上了,何不更进一步,渡淮北上,北伐中原!”

“什么?北伐中原?”

“现在?派多少兵北伐?”

耿精忠和尚淑英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卢三好笑道:“就是现在!现在北伐,一定是出其不意……岳乐、杰书要知道我大军已经渡淮,一定会惊慌失措,多半会率领精锐尾随追击。到时候咱们既可以伺机歼敌,也可以避其锋芒,调头南下,再打江北大营,夺取扬州城,最后再渡江攻打江东大营、江南大营,应该可以获得全胜!”

陈永华点点头道:“东王,下官和李中堂、卢中堂商量过了……只要王爷领着南京城能的一万精兵再加上江北北王的一万大军,一起北渡淮河,应该可以让中原震怖了吧?”

“什么?”耿精忠都惊了,“你,你要让本王和北王一起领兵北上?那南京……”

“南京有我们三个不就行了?”李中山说话的时候,神色微微有点阴冷,只是咬着牙齿微笑,静静地瞧着耿精忠。

在耿精忠向来,这三大中堂哄他北上,一定是想和他争夺朱三太子的控制权吧?

挟天子,才能令诸侯啊!

耿精忠脸上闪过一丝铁青,又转眼平复如常,拿起边上茶几上放着的茶盏喝了一口,顺便吐了点儿茶末。

“李中堂,你自己定得计,自己不去,哄我和北王去,难道是想趁着我和北王都不在,好在南京城内做大事吧?你如果真有把握,你不妨自己去北伐!”

李中山淡淡一笑,拱手行礼:“王爷既然如此吩咐,下官还有什么话儿好说,去就是了……下官领兵一万五千渡江,汇合上刘北王的一万人,总共两万五千大军北伐,可好?”

耿精忠一拍大腿:“这就对了嘛!南京这边有我,你就放宽心吧,一准不会有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