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新大明是我们大家的,明献帝也是我们大家的!(第3/4页)

刚才梨洲先生提到汉献帝,似乎有意将我比为汉献帝,其实是高看我了。我可是既没有汉献帝的本事,也没有汉献帝的雄心。如果我当了明献帝,保证不多事、不惹事,诸位扶保大明的英雄觉得该怎么办,那就怎么办,我是一点意见都没有的。我就是个虚君,虚得不能再虚的君!”

听完这番表态,汪士荣、陈永华、刘进忠他们仨全都有点喜形于色了……这个朱三太子还真是个人才,是个最合适当明献帝的人才!

身为一个傀儡,要真有什么雄心壮志,再有那么一点能耐,可就不合格了。

这么难得的人才,而且还是天下独一份,汪士荣当然不能放过了,马上就笑着劝说道:“定王殿下,您能这么想,当然是天下之福,万民之幸了……如今反清大业正在关键时刻,我家西王殿下已经拥有八省之土,带甲数十万,还累胜鞑虏,眼看就要据关中而有形胜了。您不如现在就跟臣北上,等咱们抵达汉中的时候,说不定西安都已经拿下了,您正好在西安登基即位。”

“去西安哪有去南京好?”刘进忠马上抢过话题道,“一来南京是大明龙兴之都,三太子去南京当皇上才名正言顺嘛!

二来西王和康熙在关陇对峙,关陇的地形摆在那里,这仗不好打,没准和诸葛孔明一样得一出二出三出那个祁山!如果三太子能在这个当口突然打进南京,康熙还能顾得了西安吗?他要从西安撤退,关陇之地不就是西王的了?

三嘛,当然是要堵李自成的路了!李自成现在已经占据了武昌大部、岳州全部、汉阳全部和黄州一部……如果没有人能抢在他前面去南京摘桃子,南京一旦落入李自成之手,天下属谁,可就不好说了。”

“汪先生,我再补充一条,”陈永华等刘进忠说完,又笑着接过了这个话题,“三太子如果去了西安,将来西王如果想要当皇帝,可就不大方便了!”

汪士荣眉头一皱:“陈参军,你说得这是什么话?西王难道是为了自己当皇上而举起反清大旗的?”

“呵呵,”王辅臣一笑,“西王想当皇上也没什么不对嘛……西王造反之前就是王爷了,如果造反成功了还是王爷,这个反不是白造了吗?所以西王当皇上,我是很赞成的!我已经让人准备劝进表了,您回去的时候就带上吧。”

汪士荣一听,一下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总不能说吴三桂不想当皇上,让王辅臣别劝进吧?

可是他不这么说,就等于默认吴三桂要当皇上的。既然吴三桂要当皇上,那他请朱三太子去西安干嘛?为了弑君篡位吗?

看到汪士荣不言语,朱三太子笑道:“西王如果能完成驱除鞑虏之伟业,当皇帝而有天下也是应该的……在下没有任何不满。”

陈永华也道:“既然西王是要当皇帝的,那何苦再立一个小明王呢?不如就让三太子和咱们一起北上去偷南京……如果得手了,康熙一定不敢再滞留关陇,西王在西北方向的局面,可就彻底打开了。”

汪士荣看着王辅臣:“王制军,您刚才说要劝进西王……那您还支持三太子当皇上吗?”

“支持啊!”王辅臣认真地点点头,“只要有利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大业,我都支持!至于这天下在鞑虏被逐后属谁,那就另当别论了。”

“那你不是一仆二主了吗?”汪士荣眉头大皱。

“怎么是二主呢?”王辅臣道,“我可没说过马上要反清吧?明、清、西王三家都是我的主子嘛……我王辅臣没有什么雄心壮志,能保住两广的这点地盘,将来传给四个儿子,就心满意足了。”

“传给四个儿子?”汪士荣一愣,嘟哝道,“那不和袁本初一样了?”

“不一样,不一样……”王辅臣笑道,“袁绍志在天下,而吾只想留四个藩镇给子孙,天南、南洋都是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要管好就只有广置藩镇,我家能为藩镇便知足矣!”

王辅臣现在的话,其实也是和王忠孝、姚启圣、周昌、黄宗羲这些幕僚智囊商量好的。

现在不是翘尾巴的时候,有实力也要低调!

而且王家也不是朱明之后,也不是一直以来都“众逆所归”的平西王,就算高调也没多少人会响应。还不如认认真真把两广那下,再经营好了,有可能的话再去安南、南洋捞把利益。

与此同时再远观天下之变……如果真有天命所系,那就投机一把。如果不行,那还可以退而求其次,为藩镇甚至为天南、南洋的藩国都是可以的。

听王辅臣这么一表态,汪士荣也陷入了沉思,似乎也在权衡得失……到底要不要继续索取朱三太子呢?